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从完成元妃所命的应制诗开始,共有25处描述黛玉的诗歌创作。除了前面介绍的几次集体活动作诗外,黛玉还有几首自己个人的,有代表性的长诗和组诗。
一次是在宝玉派晴雯送来两块旧帕,黛玉心领神会后,心情十分激动,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随即便在帕上题下了三首绝句。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
这三首诗和泪掺血,是女诗人在内心炙烈的爱情之火燃烧时,创作热情高涨的产物。这种不顾避讳,大有“私相传递”之嫌的行为,在此之前女子的文学创作中,是极为罕见的,在宝玉爱情表达的鼓舞下,它写出了黛玉对宝玉的深情关切。
《葬花吟》——林黛玉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飞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在黛玉的长诗大作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这首代表作:《葬花吟》。
《葬花吟》全诗共三百六十一个字,该诗可谓字字泣血,黛玉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与宝玉之间产生误会后,又适逢碰到暮春的落花时节,黛玉十分感伤,她来到花冢,以落花自况,吟出此篇惜花伤春之作。
痴颦在那儿边哭边吟,这边宝玉听见,早已恸倒在山坡上,这首诗实在只该是宝玉听到,因为只有他才能听懂黛玉的悲鸣,只有他才能理解诗中蕴藏的真意。
这首诗实际上就是黛玉的诗谶,预示着黛玉最终的命运走向。“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句,都说明黛玉如晴雯一般,于凄惨寂寞的境况中死去。
宝玉因贾府获罪,和凤姐等一干人等在外避祸未归,黛玉担心宝玉的安危,以至于日夜悲啼,终于“泪尽夭亡”“以证前缘”。最后一句“花落人亡两不知”,将全诗的悲剧情绪推向了高潮。
宝玉听完该词,联想到黛玉及众女儿的不幸命运,扩展了这首词的内涵,升华了它的意义,使其成为全书薄命女儿们的挽歌!可以说《葬花词》是全本《红楼梦》的主题曲 ,宝黛就是为作者代言的人。
《五美吟》——林黛玉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西施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虞姬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明妃
……
这组诗共五首,是慨叹“古史中有才色女子”命运的作品。
黛玉写这首诗时,适逢七月“瓜果之节”,她命雪雁去取来各色的时令瓜果,以做祭奠之用。
后宝玉因担心林妹妹心情郁结,深恐致病,便赶去安慰黛玉,谁知安慰不成,二人反倒相坐对泣。
幸得紫鹃送茶来打破僵局,这时,他就看到了那张写着字的纸,拿起来还没看是什么内容,就被不请自来的宝钗给打断。
宝玉不知纸上所写内容,恐黛玉有不便示人的东西,所以不敢擅自交予宝钗,早已将纸张藏入怀中,得到黛玉示意后,方同宝钗一同细看。
宝玉看后自是赞不绝口,连笃忠“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的宝钗,虽前面已说过“咱们这样人家的女儿,倒不要这些‘诗词’才华的名誉”之语,这时也不由得夸林妹妹这五首诗“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在这五首诗中,黛玉嗟叹“一代倾城”西施命运的不幸,远在“白头浣纱”东施之上。这是她慨叹自己寄身贾府,虽有知己体贴,却已是注定病体难支,将不久于人世的命运。
黛玉在《虞姬》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虞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贵品质的敬仰,鄙薄黥布彭越的苟且偷生。
在《明妃》诗中,黛玉对汉无帝的昏庸大加讽刺,虽贵为皇帝,却受一个小小画工的摆弄,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
还有绿珠和红拂二人,虽然身份不高,只是权贵的侍妾,但她们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丈夫气概。
比之石崇平日的骄奢淫逸,绿珠对其以死相报,虽让黛玉觉得不值,却不得不为其勇敢动容,还有红拂对真爱的勇敢追求,都是她在诗中讴歌的对象。
这五首咏史诗,表明黛玉希望追求倾心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决心,但是,这些理想状态在那个时代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这五首诗便预示着黛玉必将追求美满婚姻而不得,最终抱憾身亡。
《桃花诗》——林黛玉
……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人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宝玉是被湘云派来的丫头叫去看这首诗的,说是“姑娘们请二爷快出去瞧好诗”。
彼时,已是众人皆看过,宝玉边走边读完该诗,并不似以往读到黛玉诗的表现,哈一味击掌赞叹,而是“并不称赞,痴痴呆呆,竟要滚下泪来”。
“怕被众人看见,忙自己拭了,”又问姐妹们是如何得来的,宝琴笑言为自己所写。宝玉当然不信,并断定,这必是“潇湘子”之作。说宝琴比不得黛玉,曾经离丧,故作此哀音。
真不愧是黛玉之知己,宝玉认为真正好的诗,是呕心沥血用生命创作的结果。而这首诗中,含有创作者的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喊,而这声音只有他能听得见,只有他才真正懂得。
从此诗中,宝玉已经隐约看到黛玉将要经历不幸,离他而去,因为,这首诗也是一首诗谶,预示着薄命的黛玉,即将如桃花般,憔悴失色,泪尽夭亡。如此的悲感,叫宝玉如何不落泪!
另外,还有一首《代别离》,是拟《春江花月夜》的格律所作,因此命名为《秋窗风雨夕》。
……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风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凭窗听雨声淅沥,知宝钗不能如约前来,便于灯下看书。有几首《秋闺怨》等词,又惹得她心有所感,遂成此章。
此诗共十句,其中后半段暗伏宝玉被迫避难于外,淹留未归,黛玉因牵挂宝玉,所以日夜啼哭,终于泪尽,抱恨夭亡。
等到宝玉重返大观园来找黛玉,只空余“疏竹虚窗”一派萧条,昔日“凤尾声声龙吟细细”的潇湘馆,如今早已是人去屋空,物在人亡,满目“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景象。偌大个潇湘馆内,只剩下宝玉一人泪洒窗纱!
作为大观园中的女诗者,《红楼梦》中的诗魂,黛玉是作者曹雪芹诗性心灵的寄托,担着为作者代言的重任。
因此黛玉的诗作,除了具有作为“诗如其人”的特点,为刻画黛玉的性格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外,作者还让她以心呕诗,全身心的投入创作。因而黛玉的诗总是在她心情极不平静的状态下进行,所以她的诗总暴发着一种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力量。
在诗中,她个人的痛苦也超出其性格本体,化为她对人生及生命意义的普遍探求,具有广泛的诗美意义。
因此,我们读其诗时,切莫只凭个人武断,狭隘的仅仅将其看作是黛玉的悼己伤身之作,否则,这些诗的格局势必会小了很多,也必将削弱它们作为文学艺术的感染力。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