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的故事—绿茶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茶,经过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与我们相遇。

这部纪录片一开始便“俘虏”了我。尽管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甚至很多人如我每天都会喝一杯,知其然可否知其所以然?

报名参加了茶艺的中级学习,茶与酒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茶叶从“神农尝百草,遇72毒,以茶解之”的药用,再到西汉华佗提出“茶能解除疲劳、提神醒脑;从最早的鲜叶生嚼,到把茶叶煮水加大蒜、花椒饮用以及直接煮在饭或者粥里,再到唐朝,有了第一批茶叶技术研究人员,将茶叶制成饼。饮用之前将饼打成粉末,像煮饺子一样煮一煮,兴起了唐朝的煎茶文化流行风,一代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将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并有了标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了宋代,茶叶的技术更上一层楼,人们将茶通过蒸、捣、拍,再用模具将茶叶压成有各种图案的茶饼(贡茶代表:龙团凤饼)。同时又兴起了宋代的点茶文化(看过知否知否的朋友应该看到,麽麽给姑娘们教的就是宋代点茶)。

一唐一宋,构成了茶在古典中的巅峰,同时,新的制茶工艺也拉开了帷幕。明代朱元璋废除了宋代龙团凤饼的制作,从此散茶轰轰烈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民间也开始流行起了沸水冲泡的喝法。喝茶变得简单了,人们又发挥了创造性,发现了龙井,这种冲泡方式能更好的保持茶叶的鲜度和香气。同时饼茶制作工艺在云南蓬勃发展,有了现在的普洱茶。

古代因交通不便,茶叶在长途运输中,发生了各种变化,衍生了现在的六大茶类。

茶叶从制作工艺上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六大类。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中国产量最大的绿茶,占中国年产量2/3。

绿茶为不发酵茶(但会有自然发酵的过程,发酵度10%以内)。采摘后直接进行萎凋、杀青、揉捻、干燥(水分在4%以内)。

萎凋:摊晾、褪青褪腥
杀青:通过高温炖化活性酶,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茶多酚等)保持当前新鲜状态
揉捻:通过揉,使茶叶细胞壁破裂,促进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内含物质快速溶解到水中;同时通过揉捻给茶叶做造型。

根据杀青工艺不同,绿茶又分为蒸青(用蒸汽锅)、炒青、烘青和晒青,后三种工艺都使用铁锅。

恩施玉露—中国唯一的蒸青工艺茶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产地:湖北恩施

外观:色泽翠绿、形如松针

茶汤:色泽嫩绿,海苔香气

冲泡:揉捻度高、注水轻缓。

炒青工艺

外形看分为:扁、长、卷、圆

1、扁炒青代表茶: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现依然可见到茶园里有18棵树。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外观:扁平削尖,色泽嫩绿或呈糙米色

香气:有水煮蚕豆的香气,茶汤嫩绿明亮,滋味甜润浓醇,高香持久

叶底:叶底完整,叶尖朝下,也称倒挂金钩

长炒青代表:峨眉山竹叶青
卷炒青代表:碧螺春

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

碧螺春最早叫“吓煞人香”,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外观:条索紧细细,卷曲如螺,满披白毫,银绿隐翠

香气汤色: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冲泡:碧螺春采用上投茶(先倒水在放茶叶)

烘青工艺

烘青茶代表: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外观: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

茶汤滋味:清香高扬且持久。滋味鲜爽,唇齿留香,回味甘而生津。

晒青工艺

晒青工艺故名思义,茶叶鲜叶通过室外阳光晒干杀青。一般多用于茶叶毛料加工。

绿茶冲泡

1、冲泡水温:80℃至85℃,具体温度不好把握的情况下,壶容量(1-2L)可烧开后静置1~2分钟。

2、注水方式:采用吊水方式沿杯壁注水,注水轻缓,做到水动茶不动。

3、投茶比例:一般1:50,即1g的茶叶50ml的水,常规盖碗150ml,投茶量一般为3到4g(单泡包装基本为4g)

正是绿茶尝鲜季,一篇关于绿茶的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喝出每一款茶的最好状态,喝出好心情。

备注:因是学习之后总结的笔记,若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607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47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96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0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00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7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35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4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4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81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8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6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
    宛若骄阳阅读 2,543评论 0 8
  • 造府普洱|中国名茶品评 (绿茶篇) 名优绿茶 ​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素有“天堂瑰宝”之称,以其优良的品质闻名于世...
    造府秋香阅读 1,099评论 0 4
  •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时我会选用陶...
    晨峰_02c6阅读 7,929评论 0 7
  • 2019.2.6星期三 阴 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可是我这忙的真是离不了人,我们自从干了这一行就和别人不一样,人...
    岱霖妈阅读 269评论 0 0
  •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总有人劝我“东山再起”,却不知“再起”必先“...
    慕容逸阅读 48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