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分享会,这类社群性质的聚会,对于北京的互联网圈来说,真是随处可见。但是跨一个近邻的城市,天津,却并不常见。如果能赶上一次高质量分享,那更是难得。
然而,我第一次便赶上了。
敏捷之旅2017天津分享会,是在一家闹市区茶楼举办的。会议持续了一天的时间,参与人数超过100多人。
这是一个什么会议?
敏捷之旅(Agile Tour)是每年一度的非营利性系列会议,旨在把敏捷社区联系起来,系列会议分别在全球众多城市召开。敏捷之旅是一个国际非盈利性组织,于2008年成立,总部位于法国,由帕特里斯·佩蒂特发起。2008年,敏捷之旅年仅在法国及瑞士的少数城市举办了此类交流活动,随着近年来敏捷等项目管理流程的普及,截止到13年,敏捷之旅已经发展成为遍布世界各地80多座城市的交流活动。
从我跨界互联网圈以来,敏捷这股风潮传递的相关理念,便被周围的人所感染,慢慢对敏捷高效的实战策略深信不疑。赶上这次敏捷之旅2017天津站,让我如此近距离接触上敏捷圈。看起来似乎只是软件圈在敏捷风潮下的一次线下聚会,但是他们所传递的很多动态不仅仅限于敏捷风潮了。或许这个敏捷圈,正如其敏捷属性一般,和这个世界正在高效协同的发生变化。
他们给我带来了太多惊喜和发现。
1、去中心化组织的趋势
敏捷之旅这么多年一路走来,组织者经常被问的一句话便是:是什么让你们坚持下来的呢?
靠热情?靠这种热情发动全国各个城市的协同团结。可是热情为何能持续这么多年?
靠使命感?努力做到地化增长,促进敏捷领域在世界各地的领导力。带动区域化软件行业的热度。可是使命感如何没有在仪式感的背景下还一直在坚持?
靠社群的归属感?社群的归属性让软件圈的人保持紧密联系和忠诚度。可是如何解释敏捷圈与生俱来的极度开放和包容?
在我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提出什么理由,都会在某一个方面无法达成自洽。也就是说,单纯回答这个问题的理由,其实无法有效解释这类组织行为的发展现实。
那么就先不去解释理由,而是看这个组织发展的结果,是否已经开始传递某种规律和趋势?
这是一个无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杨瑞, 敏捷之旅讲师和组织者
谈到组织的发展,我看到一种趋势,便是去中心化的形态开始呈现。这也表明社群的隐形认同感在当今这个高效连接的时代,可以变成一种信用认证。这是互联网连接模式下,在线下社群慢慢衍生出来的。
那么这类社群输出的是什么呢?输出品牌认同,输出协同认同,输出共享和同步认同。和人才同步,和技术同步,和优秀同步。
如果你失去了同步的机会,那么就意味着失去了再次连接的可能性。当今高效互联的时代,任何一次连接都能得到充足的传播,被其他人感应得到。在这种有着信用认证的前提下,那么去中心化的组织形态才能不被轻易破坏,而稳定的发展了。
那么需要规矩吗?
在一个去中心化组织中,当一个分社树立了规矩,不会让整个组织形成一种规矩。除非它能让51%的分社都认同这个规矩才行。这是很难的。如果模式真的趋于统一,就失去了各个城市的特色。也失去了原本它发动的这一场运动风潮的本意。
那么纪律何在?纪律不在于树立社群组织性规矩,而在于对信用认证的维护。
随着社群的扩大,品牌的价值开始剧增,组织者内部也开始探讨从组织的公益性到商业性的转变。这就必然抬高社群的准入门槛。一旦商业化转变,就不可避免到需要碰到工商检法的干扰,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商业性社群就不得不需要挂靠到中心化的组织里来。如挂在某个有法人资格的公司或者协会下面。
那么这就出现了矛盾。如果从敏捷之旅组织的发展,看到去中心化组织发展形态,在当今时代确实能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的话。那么随着商业性的到来,就会发生逆去中心化的趋势发展了。
无组织化能走多远?敏捷之旅似乎本身也像是一种组织行为实践。
2、分享失败与实战成为一种态度
分享失败,是一种态度。
有多少人敢于分享自己的失败呢?失败的过去都有着不忍回首的痛苦,这些痛苦当事人更愿意忘记。
然而,在杭州就有一所特别的大学,招收的学员都是国内卓越的企业家们。这所大学和传统大学的MBA是有很大差异,它不教大家怎么成功,只是告诉大家别人是怎么失败。这所大学就是湖畔大学。
所有的案例,都是以失败为主——马云
湖畔大学的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家意识到,失败案例的价值。也让我们这些后来学习者们,放松对成功案例的追捕,而转而留心失败的分享。然而,失败的分享并不常见。在我们身边充斥着成功的得意和伪失败的鸡汤。
我在敏捷之旅2017天津站上听到的第一场分享,确实难得的一场关于创业失败案例的分享。这么真实的“130万创业失败惨案”,让我内心唤起了强烈的共鸣。愿意分享失败的,都是勇士。而勇士们,总会在下一次战斗中更强大。
分享实战,是一种态度
软件圈的分享,偏向于技术类分享。可是纯粹技术类的分享,容易让大众缺乏兴趣。似乎技术总是枯燥的,枯燥节奏放在线下社群聚会中,变成一种时间上的煎熬。
技术的受众面是有瓶颈的。当我们谈到到混沌大学的社群分享会时,明白他们是在运作知识变现的路。知识生产者们需要不断的制造这种学习焦虑感,才能更好的售卖他们的产品。那么技术圈分享需要制造什么呢?针对技术受众分享痛点是什么呢?
在天津敏捷之旅2017交流会上,我感受到大家更愿意听到具体解决问题的案例,而不是泛泛而谈的技术路线。那么讲别人的案例行不行呢?依然缺乏感染力。
只有亲身实战的分享,才充满着故事力。大众更愿意听真实的故事,愿意听讲述者本人的故事。实战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故事。讲述者,在描绘自己实战中的点滴时,会不自觉的传递出自己的情感偏向,这种情感有着很强的感染力。那么听众呢?试想你是更愿意听对方讲自己打老虎的故事,还是听他讲武松打老虎的故事?
3、工作坊模式的未来
我参加完每一次线下沙龙后,总是对提问和讨论环节记忆深刻。因为在这样的环节里,能够亲历参与者们意见的交锋。然而,这样的环节设计总是很短暂。
敏捷之旅2017天津站,我惊喜的见识到一个深度的的互动游戏。游戏的规则设计是那么简单,却又那么巧妙。组织者在游戏环节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谓是思想金句。从游戏设计开始,直到游戏结束,我都还一直好奇的期待着结果。直到自己忽然豁然开朗游戏的真实内涵。
如此简单,又如此巧妙。
游戏结束了,讲师的主旨分享也结束了。
我问,这叫什么?组织者说,这是工作坊(workshop)。
请原谅我的无知,我是首次听到这个概念:工作坊(workshop)。回来后我查阅百科,准确的来说,这个环节设计叫参与式工作坊。
参与式工作坊是一种可以将群众聚集起来,针对一项或是多项讨论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相互凝聚共识的一种开会方式。 一般的民众参与方式,例如:公听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开会方式,大致上来说都是先由台上的主持人以及报告人先行报告,此时台下的民众只能做单方面的聆听,或在会后发问讨论。参与式工作坊和一般民众参与不同的地方在于,参与式工作坊可以让每一个参与者互相发表意见,以游戏的方式带动参与者的参与感,用轻松的方式让参与者了解其规划的动机、目的,以及规划地点的现况,不仅可以获得多方的意见与想法,更有利于议题的讨论及整体活动推行。
工作坊这种模式,我第一次感受到它的影响力。它充满着设计感,却又没有丝毫的规矩感。让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变得如此真实,如此直接。从好奇,到冲突,再到意想不到的结局,这种连贯性让整个交流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游戏赋予了工作坊特殊的魅力。记忆中我们小时候都热衷玩游戏活动,丢手绢,捉迷藏,我们能玩上一整天。可是成年后,我们却不会玩了。可是工作坊的游戏里,大家似乎找回了天性,玩的很投入,新的体验带来更多深度思考。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说到: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爱玩,爱娱乐,爱游戏大概是人的本能。只是成年后,那些深度的游戏被藏的太深了。
工作坊的游戏设计师将这些被深藏的游戏重新挖掘出来,将游戏重新包装,赋予新的意义后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而往往体验式的交流,总是记忆更深刻的。那么这类工作坊性质的交流,会不会成为未来社群线下交流的一种趋势?工作坊模式分享的全国推广,需要游戏模式来承载这样的活动,需要有控场的主持人,需要有整个体系化的研究思路。这无疑会诞生一个新的培训体系。在这个大趋势下,催生越来越多的线下游戏设计师们。未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引进这类工作坊性质的游戏拓展培训课程。
我已迫不及待的要把这些设计巧妙的游戏,带到我的团队中去。
4、敏捷思维的深度认知
在我的敏捷思维模型里,想到第一关键词是:快速迭代。作为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和推广环节中,做到产品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市场对产品的及时反馈。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还要努力做到产品尽快达到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
后来也开始接一些项目,我常常思考,项目如何做到敏捷开发?作为乙方,自然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第一响应原则,不断迭代出最终交付结果。那么作为企业内部部门呢,只是满足领导需求为第一响应原则吗?如果你就是领导呢?或许,快速响应不再是第一原则了。
那是什么?
企业内部项目,需要的是保证项目如期实施,顺利完成。推动有效实施才是第一原则。
先提出一个问题:
那当我们用到敏捷策略时,个人,团队,目标,项目完成节点,优先点该去思考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得讲一段在敏捷之旅2017天津站,我在茶室里的真实体验。
在这间茶室,碰到了一位非常非常棒的泡茶老师,她让我第一次如此通透的感受到泡茶的魅力。每品一次,都开始产生新的感受。可是,每一次新的感受体验,都是来源于泡茶老师的讲述。好似,在讲述前,感受是麻木的,而讲述后,感受就忽然变得敏感了,能体会到那种感觉了。在和老师的不断交流中,品茶的感受体验,如同在一道道的通关,最后竟然也能无师自通,自发的体验到新的感受了。
老师说,好了,入门了,以后你也会品茶了。这一过程,只发生了几个小时,对我而言却完全打开了新的感官通道。对品茶忽然产生一种顿悟的情节,我中毒了。
从茶室出来,我还是我,可是因为感觉的顿悟,似乎不再是原来的我。
在茶室,我们交流了很多影响茶的变量,而这一刻,我深刻的感受到:人,才是眼前一切最大的变量。
现在,我可以回答之前的问题了:在个人、团队、目标、项目完成节点时,优先考虑个人这个因素,个人是保证项目完成的第一要素。团队是由许多个人组合而来的,项目完成节点是由团队在目标约束下做出来的预设限定。而这一切,最大的变量就是个人,最不稳定的点依然还是个人。
在敏捷策略中,最优先级是要考虑到个人的贡献值。那么面对这么不确定的变量,如何让个人的贡献值最大化服务团队,从而导向最终目标呢?
包容。
包容团队成员每一个人的优缺点。包容每个人的不完美。看到个人优势的一面,也需要看到个人劣势的一面。最大限度的引导每个人的优势服务团队,同时让每个人在优势劣势互补中成长完善自我。
我们观察身边的团队管理,大部分leader倾向于让不合适的人剔除出局。出局后,又开始补充新人。慢慢团队成员变成和这位leader个性都相似的人了。那么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如何呢?完全看leader的本人的进步了。团队本身趋向于同一后,就很难在内部产生刺激和进步。这种团队缺乏内生性的促进,当这位leader不再进步时,团队就将整体停滞了。
那么一个包容性的团队呢?每个人都会最大限度的找到自己舒适点,但是又总能感受到不舒适的地方。包容性团队的基因,孕育出一种内部激烈斗争,整体却和谐的氛围。往往内部的不协调,都会催生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也最大限度的节省了人员频繁流动的时间成本。
而每一个敏捷教练都有着一颗极包容的心,每一个敏捷教练带出来的团队,都是一个充满包容性的团队。
或许,这也是我未来建设团队的方向。
小结
好了,在敏捷之旅2017天津站,我收获了四个发现,从敏捷之旅组织形态发展感受到去中心化组织的未来趋势,从现场分享会感受到失败案例和实战分享的感染力,从一个工作坊式的分享模式体会到游戏的互动魅力,从一次品茶再次升级了对敏捷思维认知——打造包容性团队。这些脑洞的发现,是这个进步的敏捷圈所带给我的惊喜。你收获了什么惊喜呢?
我是敏捷之旅2017天津站的讲师。我和你们约在了一个茶馆里,一起探讨了产品,人性,敏捷核心,组织发展,技术追求,社群认同。2018年的敏捷之旅,还能碰到你吗?
作者:曹涛CT,产品经理,互联网追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