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说我们能够确定死生中有的话,那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相信前后世是存在的。因为从生到死,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或者是道理,眼睛看到,就是周围有的人生下来了,老了,死了。但从死到生,这个有没有?如果没有生的话,那这个中阴也就很难去确认了。所以我们在思考这段文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思考来生有没有?这是一个思考的前提。那我们就根据这个《释量论》第二品,就是成量品的道理来简单说一下。
就是我们在确定中有,先要确定有来生。来生有没有呢?应该是有的。《释量论》主要的根据呢,就是说我们看先立了一个论式:“胎生无间之心,应该有前心为先,系心识故,如此现在心。”就是“胎生无间之心”,就是我们这一生最开始入胎的时候,最开始那个心,应该有它的前心,为什么呢?是心识。因为那个心识是心,就是“胎生无间之心”是心识。那凡是心识的话,一定有前面的心作为它的因的,所以“胎生无间之心”就有它的前心,那自然这个前心不是这一生的心,那就是前一生的心。所以就有前生的心。那这个心识就举例子通喻,就是“如此现在心”,我们的现在心就是它的例子,叫通喻。那现在的心有没有前面的心所生呢?那是有的。我们现在就感到我们的心由前心生后心,这个我们可以经验到,道理上也可以确认的,是有这个事情的。所以如果这个通喻是成立的话,那这个道理也是成立的,这是说有前世。
再说有后世呢,那就是说,我们凡夫,就是平常人的死心,应该有后心相续,为什么?是由“染心”的缘固。它举的通喻品这个例子也是“如此现在心”。那我们凡夫的心,我们没有修行证果证道,那就是有染污的。我们现在这个有染污的心,会不会生“后心”呢?会生“后心”。所以我们平凡的人,就是平常的凡夫,
他死心的话,在临死的时候,也是有染心的,所以就像现在的心后心一样,临死的这个有染的心,凡夫的死心,也应该有后心相续,那后心的相续不是这一生的心,那就是后生的心,所以承认有来世,这是一个主要的根据,一个理由,那对这二个理由去思考,就是能够确认,从现在新的这个实际例子上,依靠这个理由思考,我们确定有前生的心,有后世的心,那就有三世的存在,前生,后世,今生都是存在的,那这是我们首先了解,有前生后世,从现在前生推导出来的。那第二个,那这一生和下一生之间有没有中有呢?那就有两种说法,有的是认为不经过中有,直接到来生的,那有的就认为是有中有的,那当然,我们的自宗是承认有中有的,那么在《俱舍论》里边它是有广大辩论的,那这样的辩论我们不仔细辩论,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主要的理由是什么?这个对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呢?是无著菩萨这里就例了一个论事,就是一个英明论事,那这个英明论事我们理解了的话,就可以非常确定的是一个中有的,那他这个论事怎么说的呢?颂子是说“如古等相续,出无间续生”那如果变成因明论释的话,就是“此生有法,度无间者,以续生故,同一体,如古等相续”,应该说,他这个论是怎么理解呢?“此生有法”,这里的此生说,从死到生,从死到生他是一个什么,?是一个续生法,是相续而生的,因为我们佛教认为这个死生它是有惟法,从死到生之间是相续而成的,那凡是相续而生的法,就是续生法,一定是没有间断的,中间不会间断的,叫触不间者,续生的法,凡是续生的法,所有续生的法,都是没有间断的,没有例外,那这里的续生我们也理解,他是同一相续生,同一个相续,那他举的例子,比喻就是说有种果,就是种子要变成果实的话,他要中间经过发芽,长大,开花,结果,那种子和果之间是隔着很远的,但是中间有没有中断呢?没有间断,所以续生的法,凡是续生的法,他中间是都不间断的。而此生,从死到生这个过程,他也是一个续生法,是相续而生的,所以此生一定是没有间断的,那没有间断的就代表什么?他是有中有的,那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没有间断的就一定有中有呢?因为这里死生的主体是什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那么“色受想行识”他是一个主和成我们一个五蕴的相续,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五蕴,因为有色的缘故,色就有方位,色是有方位的,那么因此我们这个五蕴,具备色的,就是明色么,就是心和色两者的普特伽罗,我们这个五蕴他从一个地方到达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中间要经过一个过程,那这个过程的话那怎么称呼他呢?就是比方说,一个五蕴,在中国死掉了,然后他投生到欧洲。那么因为他是有五蕴的,尤其是有色蕴的,所以他在过去当中他就要经过一个过程,不会不经过这个距离直接就过去的。所以他因为不能直接过去,要经过一个过程,所以就安立为什么?就必须要安立一个中有。就像种子和果一样,种子到果之间它是必须经过这么一个过程,不会直接变成果。那从死到生也是他必须经过中间一个过程。不能直接到生。所以它这个喻就这样,种果。比如种子和果实之间,所以说以这样一个因明论释,作为一个主要的依据,来从道理上来证明是有中有的。那另外还有教证,教证就是说是根据佛经上所讲的,那作为根据,那么这个也是在这个《俱舍论》上也是有的,那大家可以查阅《俱舍论》,比方他有一个叫寻香,说他寻香的话,那就是中有嘛是以寻香为食物的。所以这些就是根据道理,根据教证来去说明中有是有的。那尤其是根据这个教证入母胎要有三事,第一个就是说母亲的身体是时间很合适的,第二个是父母的交爱和合。第三个是建达缚正现在前。建达缚就是中有。也叫寻香。所以这个教证是有只有的,所以根据这个理证,根据教证都是有中有的。而且中有一定是五蕴的。不能说只有受想行识,没有色蕴的中有这个是不存在的,凡是中有他是五蕴都全的。如果是到无色界那当然是没有色蕴了。不是无色界的,那在欲界、色界、那中有肯定是有色蕴的。这个在《大毗婆沙论》里面他也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一定有中有的,他说一个人他是投生恶趣的,那么因为根据《大毗婆沙论》要投生恶趣的是要经过脚底走的,然后他所投生的地方是他的鼻孔里,在那里变成一个虫,他对自己的身体比较贪恋,那他从脚底走然后到他鼻子那这里有个距离,那这个距离你这么解释呢。他是不是直接从脚投生到这个鼻子上的虫身这里呢。那显然很难直接投生,那从脚到他鼻子的这个距离就是他经过的过程。那就是说明他这个过程就证明说是有中有。这是《大毗婆沙论》举的一个例子,对我们在讨论中有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第一个先后世也没有,第二个是中有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