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接近神的人,和一双世界上最美的手。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身份符号,提到其中一个,自然就会联想到另一个。
达芬奇身为名画家的光环已经足够耀眼,可供世人景仰膜拜,相形之下,人们反倒对他别的成就知之甚少。
事实上,我们快速浏览一下他的成绩册:建筑、解剖、流体力学、天文、机械、军事,每一项领域所做贡献的分量,都足以砸晕同时代同行业的众人。
爱因斯坦就曾说,如果达芬奇当时的成果即时发表,科技能比现在进步30~50年。达芬奇为什么能,用现代的说法是,在这么多跨界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让我们翻开《达芬奇笔记》,或许能够进一步探究答案。
《达芬奇笔记》是1651年,由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的笔记手稿整理出版的。原来的手稿有5千多页,并且半数以上写在凌乱的稿纸上。这些笔记现在分别收藏在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的博物馆里。
从这本笔记里,能看到他关于光影、透视、人脸等不同的习练,关于人体解剖构造解析的记录,关于教堂的建筑设计图、关于战车与弩炮的设计稿,甚至是日常树木花草写生的痕迹。
达芬奇的大部分作品处于未完成状态,真正完美的艺术作品少之又少。《最后的晚餐》曾反复修改,在佛罗伦萨创造的壁画《安吉亚里之战》,经现代仪器探测,发现下面有不同层的画面层层覆盖(该画已失踪,有传言它被遮盖在另一幅壁画后面)。
而在达芬奇的笔记里,人物衣纹、圣母、手部等题材的习作也时常可见。可以推断的是,这位大师在其每件作品诞生前,必然都倾注了巨大的心力。
人们往往把天才的成功归因于理所当然。可即使是大师,也是经过反复刻苦的努力,不断自律己身以求提升进步,想要不吃苦或者少吃苦,却能一步登天,那是根本不现实的事。
在达芬奇的笔记里,你能看到虽然涉及专业领域很宽,但是它的基本要素只有三种:图画、文字、线条。这几个要素,也是mind map(思维导图)的基本要素。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托尼.博赞,曾经在他著书的前言里提到,他发明导图的灵感,多少借鉴了达芬奇的笔记。从这个角度说,达芬奇是思维导图的鼻祖也不为过。当然在文艺复兴时期,是没有思维导图一说的。
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脑感知外界后在头脑中生成的图像,达芬奇在笔记里用图形化语言以及结构化语言做了表达,他借助图像的形象生动性,文字的逻辑严谨性,并用线条把两者做连接。
在这个大脑不断投入劳动的过程中,其实上进行的是一个思维开启和创造力训练的过程。而手、眼、脑的分工与协同,强化了这一过程的效果,搭建起了现实与想象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帮助达芬奇在各个领域精进并触类旁通。
这也是为什么在已经有了电脑、三维动画等先进手段或工具之后,我仍然强烈建议,要在原始创意的孕育期,回归使用最原始的创造活动-手绘草图,使用最原始的草图工具-笔、手、纸。
因为从人脑到电脑的图形化实现过程不便利性,会在一定程度遏制灵感的产生。
而纸上涂鸦的即时性、思维发散性,与达芬奇在笔记上涂画是类似的,而这个创造过程的开拓性,也是电脑软件所不能比拟的。
著名的设计公司IDEO的CEO,Tim Brown曾经写道,“现代文明习惯把艺术与科学割裂开来,而我们的教育系统以及职场分工,都在强化这种对立。现实情况告诉我们,那些能够整合两者且游刃有余的人,往往能够成为设计大师或创新的先驱,比如达芬奇,比如乔布斯”。
在达芬奇的笔记里,基于解剖研究的骨骼、肌肉描画,能使人物画像更加逼真有神,建筑的几何透视,也能与机械结构近似贯通,通过观察、揣摩与速描,实现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融合。
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被人贴上这个、那个标签,但不得不说,90后与00后,无疑是幸福的一代,也有可能是终结这种艺术与科学分割局面的一代。
当小时候的爱好培养与多面发展成为常态,并与将来的职业相辅相成。跨界的说法不再新鲜,掌握多种技能的slash青年们将逐渐成为今后挑大梁的中坚力量。
拥有原创精神的设计大师将不再是神话,TA也许就会出现在你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