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在关键时刻总是选错?因为脑子不好使,没有把事情想清楚。没有想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对自己是长期有利的,怎样的选择才算是活在未来。为什么脑子不好使,没想清楚?因为底层的知识结构搭建混乱,外在的实践没有落实到位。所谓底层知识结构搭建混乱,一是说脑子里没有足够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二是说这些概念没有清晰、准确、正确的连接。这样的话,脑子如同浆糊一下,必然无法正确选择。所谓外在实践没有落实到位,是指,底层知识结构的构建很重要的一步是要靠外在实践与验证和积累,通过外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以及问题引发的延申问题,对这些所有问题的思考、判断、选择、反思、修正、反馈、记录、总结、推广,方可达成底层知识结构真正的构建与夯实。否则会变成,自己以为有了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也以为这些概念都有了清晰、准确、正确的联系,但一旦面对关键时刻,却发现自己的头脑是乱的,或者发现某个问题是“新”的没有知识点可寻可用,最终导致自己在关键时刻做的选择都是错误的。
我自以为,以上所述这些经过外在实践验证和积累过的,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和这些概念间清晰、准确、正确的连接,而最终形成自我独特的三观下的方法论,就是原则。
所以,原则是需要我们不断打磨的。原则是有一个个概念连接而成的,我们要不断打磨这些概念,也要不断寻找隐藏的机会把这些概念形成有效的连接。同样的,在打磨原则的最底层,元认知能力——对自我思维和感知的认知能力,是我们打磨原则的工具和利器,是我们更加珍贵的能力。
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选择”。好的“选择能力”是什么样子的呢?
(1)选择的速度快。能用更少、最少的时间做出选择,不让选择本身浪费不必要的注意力。
(2)选择的准确度高。选择的指向明确,选择的时点、空间、周边的配合或距离都恰到好处,从个人背景来看,选择最优。选择所最终导致的结果与对该项选择结果的预判有极高的一致性。
(3)选择后带来的幸福感强。选择后,不会再让自己产生怀疑,不会纠结,不会再去与他人或其他选择比较,而是心中满满的幸福,静静等待选择的那个结果如期所愿地发生。
如果在选择过程中和过程后,上述3点都发生了,这一定是一次超强选择能力下的选择,并且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