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蜗小牛的牛
说到读书,妈妈总会自豪的说我小时候特别爱看书,和我老爸一样,早晨睁眼睛就开始看书。
老爸老妈都是那种爱知识的人,所以从小家里就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多数都是按期定的杂志。
属于我的最初的书籍应该是妈妈定的《启蒙》和《幼儿画报》,每个月一本,年末集齐12本妈妈就用账绳把他们装订在一起。当然年幼的我下手不知道轻重,以为抓起一页就是整本书,所以这两种书籍在我开始自己归纳图书的时候已经变得破碎不堪了。妈妈用这些书给我讲述了“丑小鸭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等经典的故事…说到这些妈妈总会抱怨我喜欢在周日早晨七点多就扒她眼睛,让她给我讲故事,而后又会补充一句等长大了会拼音就自己看了。
再后来的读物是《看图说话》,是我童年时比较喜欢的一种杂志。印象里它是横版的A4刊物,每个月算着日期等爸爸妈妈把杂志拿回来。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假期,我最喜欢的就是把这些书都翻出来,一本一本的看一遍。
再大些,就去上了幼儿园。幼儿园里有本“常识”的书,里边有两个知识点我记忆犹新。一是家鸭子不会孵蛋,二是洗完澡衣身上湿的时候不容易穿上贴身的衣服。还有很多常识是我从书上潜移默化学到的。
伴随我少年时期的杂志应该就是《故事大王》和《中学生博览》,以及为了学习的《中学生课堂》等。小学初中的很多作文素材就来源于这几本书,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脑洞大开,天马行空了。
当然这过程中,爸爸妈妈定的杂志就是《漫画》和《家庭医生》了。当然这两本书也在我的涉猎范围,漫画不是我们现在想象那种“阿衰”或者动漫人物那种,就是简简单单一幅图或者几幅图,博人一笑,却又意义深刻,当然小时候的我只知道笑而看不懂真正的含义。家庭医生可谓是我的第一本生命科学类图书,虽然很多东西看不懂,但是对那些词语还是很感兴趣。
当然除了杂志,爸妈对我的支持还有很多图书,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图书或者复印版。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那本“好词好句好段”,小学的时候最重要的作业就是抄写好词好句好段,当时抄写的都是字少的那些语句,但是其他文字或者描述的场景多次出现在我的作文中。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新华书店,路过看到新华书店都会央求妈妈陪我进去,各种名人的传记就是在新华书店买的,每次都要等上一本看完才给买下一本,而且要自己选好想要读哪个名人的。当然长大了也喜欢新华书店,只是碍于网络的发展,很多书都在网上购买或者看电子书了,少了以前兴奋的捧着书回家的感觉了。
当然除了买书,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租书。高中的时候上学的路上有个书店,可以租书,也可以买书。一般《意林》,《格言》,《读者》等就直接买下了,而像《花火》,《火花》等杂志或者言情小说《悲伤逆流成河》,《那小子真帅》等就直接借着看了。
长大的我其实也在不断的看书,图书馆也是我喜欢的地方,但是对这种精神食粮也出现了挑食现象。比如我喜欢读小故事的,不喜欢读长篇大论的;我喜欢自然科学类的图书,特别是生命科学,不喜欢人文科学的书,尤其是历史类的。所以每次借书的时候都是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是只看完自然科学类的就一起归还了。
再后来,我就仿佛一个图书收藏机器,被网络安利到图书就买下来,翻开看看觉得没有手机有吸引力便放下了。
每天早晨打开微信公众号里,“有书”就会推荐很多文章,第一句话就是“腹中有书气质华”。而后又参加了实习单位的读书会,看到了电视上的“朗读者”节目等等,慢慢的心静下来了,开始读了几本书。《再试一次就成功》是学生推荐的,里边很多经典的小短文,是我喜欢的类型。《我们仨》是我无意中淘到的,那个时候奶奶已经病的很严重,看到杨绛先生写回忆丈夫和女儿生病的那段,我哭的稀里哗啦,第一次因为看书泪流满面。《解忧杂货店》是在kindle上试读,然后迷恋上的一本书,也是最近读完的一本书…
抬头看到枕旁书架上堆着各种图书,都只翻开一页或者一动未动,想来很是惭愧。借着世界读书日,放下手机,打开书本,开始新的文字之旅。也借着世界读书日,开启简书日更第一天,记录平凡生活,爱上点滴积累。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