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人不坏,男人不爱,有时候男人也很坏。
但是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好人」们为了要契合社会的一些规范、或者是父母制定的道德规范而压抑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这种真实需求并不会消失,它们会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层面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遵循的是享乐原则,而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受人格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自我则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应,起到对本我和超我的协调作用。
我们现实社会中的「好男人」和「好女人」们通常具有一个强大的超我,这个超我是成长期时在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通过内化父母的形象而形成的。
好人们很多时候会为了从众和做符合社会意义上的「好」的行为,而将遵循快乐原则的本我的需求压抑到了潜意识层面,而「坏男人」和「坏女人」就像是打开了这种欲望的开关,从前的许多本我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的需求一股脑的冒了出来。就好似一个天平,当天平左端的本我的需求过于强烈,起到平衡作用的自我就会无法协调,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女人爱上坏男人、男人爱上坏女人的爱情大多是一种愚蠢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1.好人们可以试着变「坏」一点
社会适应性的行为有时候的确是需要压抑我们自身的欲望和需求,比如为了「好好工作和学习」而放弃去玩、去旅游的欲望。但是,超我对于我们的管束没有必要时时刻刻存在,在空闲的时候做一些爱自己的「坏」事满足一下自己内在的小孩也是很重要的。
2.好人们需要了解到自己只是一个人而非圣人,并且接纳自己的本我需求。
孔圣人说「食色性也」,而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也有「力比多」的理论,这两种理论无一不是在说性和攻击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集体的潜意识。我们当代的社会由于伦理道德和一些从前形成的封建思想,教育中常常是把「性」认为是坏的,肮脏的,而教育中会把这种攻击以及性的需求压抑,这其实是由于部分教育者对于失去控制的恐惧而造成的,所以他们教育孩子将许多本我的欲望压抑。
当一个人对自我的接纳度很高的情况下,他会因为自爱而更容易爱上与自身相似的对象,而相反的情况下则会容易爱上与自己完全相反的对象来填补自身的空缺,仿佛潜意识在说:当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时我们就是完美无缺的。也就是说当人格逐渐变得完整后,好人更倾向于会喜欢上与自己相似的对象。
接纳自身的欲望和需求,并使之逐渐升华。我们的社会现在所需要的并不是没有创造力的「好人」,而是内心中好人和坏人(超我和本我)可以达到平衡的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