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史学家郭瑞祥说:苏轼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有趣的灵魂一定会吸引有趣的人。
他在《苏轼的朋友圈》一书中,本着“无一字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的原则,立体呈现了苏轼与亲人、爱人以及三十多位文化精英之间的命运纠葛。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相遇的过程。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人,接连出现在苏轼的生命中。
有人带给他机遇,有人带给他帮助,也有人带给他陪伴与安慰,世间从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所有相遇背后都有因果。
你是谁,才会遇见谁;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才会怎么对待你。欣赏你的人,因你的才华而来。
北宋年间,眉州望族苏氏,出了个“神童”苏轼。小小年纪,他便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为了给他铺路,父亲苏洵带着他,去拜访名臣张方平。张方平本没把此次会面放在心上。可看过苏轼的文章后,他立即意识到:眼前这位后生,是个百年不遇的奇才。
一时间,张方平对苏轼的欣赏溢于言表,很乐意充当送他上青云的“好风”。可惜他不擅诗文,又不在京城,这股“风”怕是吹不了那么远。
他思来想去,最后竟硬着头皮给政敌欧阳修写了封信,极力向他举荐苏轼。欧阳修也是爱才之人,看过苏轼的诗作,同样被他的才华折服。
他放下恩怨,带苏轼拜访京城的名公巨卿,盛赞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有了欧阳修的推崇,苏轼声名大噪,每有新作,便会立刻传遍京师。正是出众的才华,为苏轼吸引来两位师长的赏识与提拔,成就了他的名满天下。
老话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花香自有蝶飞来。建立在赏识之上的关系,一定是被吸引来的,而非追逐来的。
如果实力不够强,再怎么使劲吆喝,也打动不了任何人,只会让自己身心疲惫。可若本事足够大,即使不刻意结交谁,也总会有欣赏你的人。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只管提升自己,当你足够优秀了,自会有伯乐看见你。
拥护你的人,因你的品行而来。成为京城名人后,苏轼很快便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宋仁宗赞他有宰相之才,朝中重臣也认定他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谁曾想,他这一路走得坎坷,历经三起三落,飘零数十年。苏轼初涉仕途时,适逢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
他本可以追随王安石,却坚持以民为重,直言上书宋神宗,指出新法弊端。结果可想而知,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容不下他,设法将他贬谪异乡。
后来,王安石下台,守旧的司马光当政。苏轼也因此时来运转,被司马光召回京城,委以重任。然而,亲历地方治理后,苏轼发现新法中也有利于民生之处。
为了给百姓谋福利,他劝说司马光不要全盘否定新法。不料,他又得罪了司马光的党徒,再次遭到弹劾诬陷。
这种两头不讨好的行为,恰恰折射了苏轼的善良和正直。所以,当他身陷“乌台诗案”,被关进大牢时,众人纷纷奔走相救。
好友亲人积极上疏谏言,弃自身荣辱不顾,请求神宗赦免他死罪。宰相吴充委婉劝谏:“魏武猜忌如此,都能容下祢衡,陛下为什么不能容一苏轼?”
太皇太后也出面说情:“皇宫之内,包括老身无不喜欢苏轼诗词,杀之太可惜了。”多亏众人求情,宋神宗最终选择从轻发落,将苏轼贬谪黄州,免了他的死罪。
《论语》有言:“德不孤,必有邻。”为人光明磊落,能换来外界尊重;做事无愧于心,会引来他人扶持。
好的品行,就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金字招牌。德行厚重之人,人皆爱之敬之,总会在跌宕起伏间迎来新的希望。
帮扶你的人,因你的善念而来。偏远的黄州,是苏轼打磨心性的修炼场,更是他检验人情的试金石。
彼时,那些有头有脸的旧交,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纷纷对他避之不及。身份低微的书生李廌、学官马正卿,反倒成了他最坚实的依靠。
李廌是苏轼一位故人的儿子,家境贫寒,出仕不易。苏轼便好心收他为弟子,将他引荐给文人名士,为他提供出仕的机会。
李廌亲人去世,却无钱安葬时,苏轼设法为他凑出十匹绢、百两丝,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偶然得到一匹好马时,苏轼也舍不得骑,转手就送给李廌,让他卖马救穷。
马正卿的境况也没好到哪儿去,他职位低,待遇差,连件像样的衣服也买不起。苏轼去凤翔做官时,就将他收为了幕僚,改善他的经济状况。
被罢黜之时,苏轼依旧惦记着他,恳求好友米芾给他安排一个好前程。 苏轼助人不求回报,却无意中为自己种下了善因,并收获了善果。
他数度被贬,前途渺茫,李廌却始终与他荣辱与共,尽心侍奉在他左右。当他居无定所之时,马正卿还花光积蓄,为他讨来一块土地,陪他一起开荒种田。
尽管半生颠沛流离,但他付出的善,得到的善,令他始终不曾消沉颓丧。 心有善念,所遇之人便皆为善人,所行之路也皆为坦途。
因为这世间的爱与善,就是一场轮回。你在别人淋雨时撑一下伞;别人才会在你跌倒时搭一把手。
只要你不断播散善意,纵使跌入刀山火海,也会有人愿意为你托底。志同道合的人,因你的三观而来。
《周易》中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生中的一些遇见,往往是三观在帮你做选择。公元1066年,苏轼在岐山脚下,与画家文同一见如故,聊得不亦乐乎。
苏轼称赞文同“志气方刚,谈词如云”,文同也感慨与苏轼“一见初动心”。两人相差19岁,一生只见过两次面,情谊之深厚却远胜于常人。
一方面,他们的审美与艺术观不谋而合。文同画的竹子,形态出人意料,长短粗细不一。旁人诟病他落笔随意,苏轼却欣赏他成竹在胸,一气呵成。
文同也十分钦佩苏轼的文采,常常会在画中留下大面积空白,交给苏轼题诗。另一方面,他们的经历与价值观也如出一辙。
苏轼数度被贬,却随遇而安,苦中作乐,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他自称“东坡居士”,给陋室取名“雪堂”,还研究起了美食,过得好不快活。
文同亦是如此,被贬到穷乡僻壤后,身边的人常为他鸣不平。他却在竹林之中,修建了一座披云亭,时常在此赏竹、读诗,日子颇为惬意。
期间,他与苏轼书信来往不断,一来一回地唱和了30首诗,传为一段佳话。贾平凹曾说:“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
苏轼的聪慧与豁达,散发出正向的磁场,吸引来了与他志同道合之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
若是高枝,俊鸟自会来栖;若为大海,百川自会来聚。所以,你不必费心去迎合不同频的圈子,也不必勉强去将就不懂你的人。
守住自己的真性情,你早晚能遇到三观契合、心意相通的知己。不离不弃的人,因你的真心而来。
苏轼的朋友圈中,还有一位大人物是当朝驸马王诜。王诜对朋友仗义疏财,却待公主极为刻薄,身边的歌姬也换了一批又一批。
苏轼看不下去,屡次以诗词旁敲侧击,劝他善待身边的女子。而他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还拿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被大家公认为“宠妻狂魔”。
苏轼30岁不幸丧妻,3年后迎娶了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闰之不懂诗词歌赋,却是操持家事的一把好手,将苏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的贤惠,苏轼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专门写诗称赞她:“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比起整日被悍妇教训的东汉大鸿胪冯衍,他得一贤妻,倍感幸福。“乌台诗案”期间,捕吏如狼似虎地前来抄家,苏家老小吓得惊慌失措。
吓坏了的王闰之,迁怒到苏轼的诗文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眼看呕心沥血之作被毁,苏轼竟没有半句责怪,反而写下几首打油诗宽慰她。
苏轼的真心以待,换来了王闰之的不离不弃。在漫长的贬谪期中,王闰之陪他辗转各地,任劳任怨地养蚕织丝,下地干活。
日子再窘迫,她也会绞尽脑汁地挤出钱财,满足苏轼饮酒的爱好。这段相濡以沫的真情,成了苏轼困苦生活中最大的安慰。
《庄子》中写:“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人与人相处,能否走到最后,凭的就是一颗赤诚之心。
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很多,携手同行的人很少。你若内心真挚,艰难时才会有人支持,痛苦时才会有人陪伴。
无论是爱人还是朋友,知道感恩,才配拥有;懂得珍惜,方能长久。常有人说:人生缘何没朋友,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一生交友甚广,进可与王侯墨客,论天下兴衰;退愿随乡野农夫,品人间烟火。然而,看似不寻常的因缘际会,其实都是一场场与自己的重逢。
佛曰:万法缘生,皆系缘分。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温暖与真诚,无一例外,都是被你吸引而来。你会遇见谁,经历什么,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