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春日,我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们上语文课。
突然,窗外出现了一个年轻小伙的身影,他径直从教室的后门走到了前门,把我叫了出去。
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小徐!
一时间,我觉得很意外。
因为当年,他永远是班里的最后一名。而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事情,是不大可能主动回到学校里来的。我想,他可能是有什么事要找我吧。
数年不见,他长高了,也比以前健谈多了。虽然说话的时候,仍然有些不自信的样子。(这是多年的应试教育留下的伤,它需要更长的岁月才能愈合。)
他告诉我,他现在在无锡工作,在学着干电工的活,还问我过得好不好……
因为我还要继续上课,所以他只是简单地跟我说了几句话,就得走了。
临走之前,他对我说:“张老师,我今天是特意来看看你的,因为你以前对我很好。”
说完这些话,他很自然地抬起右手,温柔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又加了一句:“你注意身体,我走了啊!”
……
于是,我回到教室,继续上课。当时,表面看似平静的我,内心其实早已波涛汹涌……
这是一个学生时代永远考最后一名的孩子,如今却如同父兄一般地拍着我的肩膀,真诚地表达着对我的关怀。只是因为,他觉得:我以前对他很好。
回想当年,我是他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对于永远都考最后一名的他,我其实真的想不起来,我曾经怎样地对他“好”过?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句话吧……
时隔多年,他又回到校园,用他的表情眼神、动作语言,深深地温暖了我的心。
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实是慈悲。
无论多么辉煌、多么黑暗的岁月都会远去,唯一能够让我们彼此记住的,就是我们曾经互相给予和得到过的悲悯,以及由此而来的怜惜、关爱和鼓舞等等珍贵的人生体验。
生命应该是一场自由的欢歌,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和欣赏。参差百态,才是世界最好的模样。
我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给予相同程度的尊重、悲悯、引领、支持和激励,这也许就是当下的中国最需要的、最好的学校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