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21·“事件·时间日志”(6)】>
一、原文:
P72
无话可说,这自有它的道理。因为每个小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小时和那个小时都是平等的,每个小时都要结算。
结算同时也是对计划的总结。一总结马上提出下个月的计划。举例来说,1965年9月的计划包括哪些内容?规定:10天在新西伯利亚的学院里讲课,18天在乌里扬诺夫斯克,2天花在路途上。接着是哪一项工作要用多少多少小时,巨细无遗。比如,写信24封——38小时。开出必读书单。在照相时要干些什么。要给谁写一份评语。
与学院里的职务有关的工作,也要做个计划,参考以往的经验,把时间大致安排好……
(柳翁自述)
制订年度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我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我知道,我一小时能看20~30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制订计划。至于数学,我计划每小时看45页,有时更少
二、我的阅读日志:
日志结构:(一)片段带给我的触动
(二)与自己的链接与行动
(一)片段带给我的触动
片段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柳翁的自述,表明了他是如何对时间进行计划的,就是根据他的时间记录统计的一些规律,比如说读一本书,它大概有多少页,一个小时他能读多少页,就按照这种时间规律制定自己阅读计划。时间统计为他计划时间打下基础。
第二个层次是所有的时间就是昨天一个片段的小结,也就是任何时间都是平等的,无论是你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还是用于娱乐的时间,都是应该去被关注,被统计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更好的做到心中有数,在自己的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能做什么,方便我们去把时间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二)与自己的链接与行动
书读至此,真的感觉像和尚念经。也正是在这种念经式的作者的行文中让我逐渐探秘了柳翁的时间统计的意义。也开始渐渐去读懂时间,觉察时间。
带给我的影响和思考是。时间统计,带来对时间的计划性。
我的一个行动计划,就是通过前段时间对自己阅读速度的一个记录,基本上知道自己大概多长时间可以阅读多少页,根据这个可以制定自己的阅读的计划。
另外一点就是根据自己对纯工作时间的记录,我明白了哪一些工作在自己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时候,用多少时间可以完成。
对于自己的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的合理安排。可以根据前段时间自己的时间统计,能够形成一些更加合理的八小时之外时间消费计划。
通过做这几件事感觉对时间有了一些把控感,对时间有了更多的敏感和觉察。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这段和日清单的链接:
可以在日清单中体现更具执行力的行动计划。
四、对2月21日事件记录的总结和分析
1.纯工作时间4小时。用于开学动员分享大会。提振士气,效果佳。同时体力精力消耗大。是一天最重要的能量消耗点。
2.学习实践1小时。无阅读时间。
3.宝妈成长半小时。
总结,很多时间用在讨论家里突发的那件事情中,消耗了不少时间精力,特别是内心焦虑内耗。需要更多时间沟通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