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wú]忽!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huī]惰,玩岁愒[kài]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wù]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学习感悟:
所有有成就的伟人,无不从小立下远大志向。笃志力行,坐下成就。阳明先生一生波澜壮阔,成为立德、立言、立行的三不朽圣人,源自于先生12岁立下了必为圣贤之志。
立志,不是指定下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赚取1000万,立志是指你的终身志向,立志就是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志,是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愿,是我要实现什么样的利他愿望。
目标,是指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他们三个是一个整体,只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和愿望。
立志是我要成为什么一个人的起点,起点决定终点,有志者事竟成。
既然立志,立什么样的志向呢?立圣贤之志!
在提升心灵品质的路上,垂直攀登。故立志,圣则圣矣,贤则贤矣!
有人说,成圣成贤太远大了。这里的成圣成贤并不是挂在墙上受人尊重膜拜的圣人,而是真正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当下。以圣人之志为我们自己的志,以圣人的心为自己之心,以圣人的行为来指导自己。事事念念都是以良知而行,这个时候就是圣贤。
圣贤不是事业功绩有多大,而是那颗心全是天理,而无一丝一毫人欲。我们学习致良知就是走上了成圣成贤的光明大道。
我们学习践行圣贤文化,而不立圣贤之志怎么能学习到圣贤的真正智慧呢?
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种,要想具备工匠精神,把产品和服务做到一致,绝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一定是背后有自己的一个使命,或者有自己的一个志向。这个产品和服务,实际上是人的一个呈现。
如果我们没有立志会怎样?
如果我们没有立志就好像大海里的船没有方向,不知会飘到哪里,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感悟:老师问我,我们学习这些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立下圣贤之志一定能成圣成贤?
从根本上来说,如果你真的立下圣贤之志,你一定可以成为的。
当你还没有看到,还没有实现,还没有成为圣贤之前你一定会怀疑的。在这里大家不用多想,你只管立下圣贤之志,每一个当下去私欲,致良知,就在那个当下,我们已经走向了成圣成贤的光明大道。
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chái]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chái]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1、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2、笃志力行,勤学好问,3、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4、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5、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学习感悟:
当一个人立下志之后,他一定会勤学。如何做到,我们要具备5个态度:
1、谦默自持,无能自处
人一旦有了傲慢之心,学习什么也不会认真.学习圣贤文化,要常怀感恩谦卑之心,时刻收敛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打开进步和成长的空间。
2、笃志力行,勤学好问
笃定致良知,把成圣成贤的志向放在事上磨练,按照圣贤的指引。当真正在心上下功夫精进践行的时候,你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我们要不耻下问,坚定信心的学习。
3、称人之善,咎己之短
致良知的功夫之路首处就是谦善改过,看别人的长处,找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去除私欲。用一颗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改正和完善自己的空间。
4、从人之长,明己之短
见人善既思勤,见人恶既内省。见人家做得好的地方不要羡慕嫉妒恨,哪怕自己比别人差的很远,也要努力赶上。看见别人做的不足的,要立刻反思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忠信乐易,表里如一
大学里讲,君子有大道,必忠信而得之。成圣成贤的大道就是忠与信。我们做到忠于自己的志向,成于自己的良知,对圣贤真理恭敬笃信,切实表里如一坦荡荡,这就离内心光明与圣贤不远了。
谦卑、精进、利他、表里如一是成圣成贤的基本态度。阳明先生说“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已勤确谦抑为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立志要成为的圣贤之人。
践行:每天晚上等待儿子放学的时间,会读原文,儿子指导我,说我有些句子读破了,说文言文读多了是有语感的。请教儿子导读的过程也是我们娘俩沟通的过程,感恩儿子如此优秀。
学习家庭教育五年,已经体验到教育的缓发性在儿子身上的变化。儿子如今的学习自律、认真、有自己的见解。与我自己来说,只管自己学习成长,自由放松,没有了焦虑和控制,前所未有的体验到了生命的精彩。未知的知识太多,每一次学习让我如同一个孩子一样充满了惊喜。每一次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好奇,让我全力奔赴,时时被感染,时时热泪盈眶。生命的未知指引着我们每一次奔赴!感恩感谢!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ch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jǔ],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学习感悟:
我们常说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大智慧,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错误,那就是最勇敢的人,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情。
犯错连圣贤也避免不了,但是犯错不能阻碍圣贤前进,原因就是他们能够知错改错。“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我们常说君子常错,小人无过。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反省到自己的过错,就意味着他每天都在成长和进步。
我们功课中每日反省,反省什么?就是反省我们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做错的地方。反省自己有没有傲慢心升起,有没有贪心自私心!
这里有一个误区,有的人认为过去自己犯了个错误,改正不了就认命了。
阳明先生说,如果我们能够洗涤旧染,知错就改,哪怕以前是寇盗,今天我们不做了,那就是君子。
如果有人认为过去犯了很多错,今天改过从善,别人都不会相信我了,何况这么做也无法弥补过去犯的错误,反而就认命了。那么这个时候就甘愿过一辈子。对于这种人,阳明先生说了一句很重的话,那连他就绝望了。对于那些知错不改,知错犯错的人,老天爷也没有办法。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
1、每日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2、知错就改,千万不能知错不改。
3、知错犯错,罪加一等。
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jié]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gū]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
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miù]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suì]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学习感悟:“责善,朋友之道。”
责善不是泄私愤,责善是将自己的建议传达到对方。如何能够让对方收到你的建议并勇于改变呢?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对方一定感受到你是有爱的建议,你的沟通方式对方是能够接受的。反之,如果你的建议本身是好的,但是你说话的方式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挑剔,被挖苦,自己的人身受到攻击,这时候对方一定不会接受你的建议的,甚至会远离你。这里有一个觉察,大家是否知道责善的态度是否准确?看对方给你的回馈就好了。爱的有无是由被爱者决定的。就像很多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结果逼得孩子辍学甚至离家出走。所以时刻反省是我们每个人的功课,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每一个为我们责善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这时我们不要在意对方的说话方式。你要时刻有一颗觉察的心,每一个人都说不出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事情,所以当责善的人令你不舒服,你要理解对方他可能此刻也在攻击自己。
西方哲学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阳明先生告诉我们,老师有和我们不同的地方,也不要隐晦不说。这时说的方式和态度要真诚谦虚。直不至于犯,婉不至于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