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比如说你准备晚上7点,到八点这一个小时用来看书,刚拿起书,发现手机上来了一条微信。
于是拿起手机查看微信,顺便查看一下朋友圈,看到朋友圈的更新,有一篇非常对自己口味的文章,于是点进去开始看。
花了十分钟,看完了那篇长长的文章,觉得非常有道理,然后就对这推送这篇文章的公众号有了兴趣,于是点击公众号,关注他。
发现这个公众号里还有其他,很好的文章,自己也非常喜欢,但是心里还挂念着看书这回事,于是决定再看一篇就去看书。
看完一篇以后,觉得口渴了,于是去找水喝,发现水是凉的,于是又开始烧开水,喝完水后,突然发现已经7点半了,自己却还没有开始看书,心里有点开始焦虑了。
于是赶紧拿起书开始看,刚看几句,手机响了,是同事打来说明天会议的事情,于是又跟同事聊了一会儿工作,放下电话发现,已经,7:40了 ,可是书依然没看完一页,于是心里更加焦虑了。
觉得自己没有利用好时间,心想剩下的二十分钟一定要好好看书,可是眼睛在看着文字,心里却在想明天会议的事情,因为思绪早已被刚才跟同事的沟通带跑了,就让自己的焦虑又深了一步,抬眼一看,时钟已指向了八点,回顾这一个小时,自己看了两篇公众号的文章,接了一个电话,喝了一杯水,就过去了。
可是规划中的,看书,却一页也没看完,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把自己的焦虑一点一点的叠加 ,变成一个巨大的焦虑。
而我们的脑子像电脑一样可以同时处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你可以,边玩手机边吃饭,还可以边看电视。
电视和电脑的工作原理一样,你在某一个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情,另外的一件想做的事情只能被暂时挂起。
被挂起的这件事情如果后期没有完成,变成了焦虑的缘由。就像之前提到的看书 ,在被挂起之后就一直没有完成,时间被微信公众号和跟同事沟通工作所占据了。
当一件事情我们想干但是没有干成,又为这件事赋予了一定的意义,认为这件事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这个时候不免就会产生焦虑。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在西藏生死书,讲禅修的这一节找到了答案。
原文是:弟子问师傅:“师傅,你如何将证悟表现于行动之中?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饿的时候就吃,困的时候就睡"师傅回答
"但是,师傅,每个人都在睡,每个人都在吃啊!"
"但是他们吃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在吃啊,他们睡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睡啊"
从从上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我吃饭的时候,我就吃饭,等我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把我们的脑子变成单任务处理器,全神贯注地关注于当下,这一时这一刻。比如说吃饭就是吃饭,其他的什么事儿都不要想。看书就是看书,
其他的任何事物都不关注,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完全活在当下,这一时这一刻绝不可以让自我的分心阻止你的清醒。
这就是禅宗所讲的修行,禅宗大师们把它应用于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用对每一刻的掌控,而摆脱焦虑,这点非常值得借鉴。
每天规划出3到5件事全神贯注的做好,就足够了,这是个需要可以练习的能力,能帮助我们不受打扰,有更多整块的时间,完成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由于不断来袭的干扰,把自己的时间变得支离破碎。
从今天起,就一起来练习,这个活在当下的能力吧,从根源上切断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