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感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代,诸侯之间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希望君主推行仁政,得民心,得天下。
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以战争为例,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攻城不胜,方圆三里的小城,动用大量兵力却无法取胜,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另一个是守城而逃,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粮食很多,之所以弃城而逃,是失去了民心。
战争中人和很重要,治理国家也很必要。边疆的界限,山河的险要,武器的精良,不足以让百姓安定,只有民心归顺,施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接着,运用对比论证将得民心与失民心的君主进行比较,说明实行仁政的必要性,从而推行自己的观点。
孟子的文章善雄辩,这篇文中先提出观点,亮明态度,接着举攻守的战例证明观点,又类推到治国,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强烈的逻辑说明实行仁政的巨大力量。
孟子奔走相告,在各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虽未成功,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光耀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