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得。
我常常会走进这样一个死胡同里:每次开始写作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没有处于最佳状态,一会儿觉得自己没有把内容构思好,一会儿觉得自己可能需要吃点东西,一会儿觉得面对空白的Word自己脑袋也是空的,一会儿觉得楼下的汽车来来往往太吵影响我的心境。
然后我决定停止写作,等待自己的最佳状态出现时,再开始写作。
我等待着自己的灵感突然涌现而出,等待着楼下的噪音变小,等待着阳光充足的照进屋子里,等待着某一时刻天时地利人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是事与愿违,天时地利人和从来没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过。
就这样我在等待中度过了一个下午,对着电脑依旧敲不出一个字来。
换句话说,我为了等待自己最佳状态的出现而浪费了宝贵的一天。
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很好的环境,以便于发挥出最好的自己。
但是后来我才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发挥出最好的自己只是一个理想中的状态,因为身边的环境,时间,心境,构思,以及其他不可知因素的干扰,迫使你不可能心无杂物地去做一件事情。
虽然我常常在写完一篇文章以后,觉得自己发挥的并不好,但是我又会偷偷庆幸,至少自己又写出了一篇。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不断纠结于文章的产量和质量。
可是最好的环境里就真的可以发挥出最好的自己吗?
至少我没有经历过。
但是反过来说,我写过的最满意的一个故事,是在一个完全没有充分构思,环境也一般的情况下完成的。写完那个故事以后我很惊喜,因为创作中我都不敢确定自己到底在写什么。创作完之后,它却成了我故事中最好的一个。
不确定因素有时候反而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高考的时候大家最关注的就是语文作文,因为其他考试内容的答案都已经限定,唯独语文作文是开放式的,这种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试题总是会出现许多惊喜和奇葩的内容,因此每年的高考大家总是期待着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出现。
说远了,回到题目。
完美的环境能不能给人带来最佳状态,这点我不清楚。但是我敢肯定的时候,有时候在不完美的环境下,依旧能发挥出相对优秀的水平。
如何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发挥出相对优秀的水平呢?答案当然是练习。
因为你没有办法让环境变得符合你的心境,你只能把环境这类外因的影响变小。
还是拿写作举例,既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状态最好,那就一直写,像海明威说的那样,“写,写它五年,你发现自己不行,那就跟现在似的,自杀算了”,坚持下来,等到积累了一定的篇数,或许你会意外的发现自己某一个故事写的出乎你意料的好。而且写多了之后,你就会感觉到,环境这类外因的影响会逐渐变小,这时就算你面对更糟糕的环境,依旧能发挥出不错的水平。
再拿高考举例(刚好这两天高考嘛),既然不知道自己在高考那天会不会发挥出优秀的水平,那就在备战高考的时候不断做习题,不断练习,在不同环境的压力下模拟考试。练习多了自然就能应对各种麻烦。等到高考那天,无论环境的影响如何,相信自己都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练习,就是为了以后可以在许多未知或者糟糕的环境下用已知的经验来应对。
练习多了,经验也就越多。
而对于最佳状态这种说法,其实本身就带有一点点虚幻的色彩。
怎么样才能叫做最佳呢?这就好像我们走在山里,总觉得前面那座山比这座山高,等翻到下一座山的时候,才发现之前走过的山其实更高一点。可那座山的山顶就是你的最佳状态吗?
至少你自己会反驳到:我已经克服了那座高山,说明我有实力去攀爬更高的山峰。
你说所的“更高的山峰”就是你想象中的最佳状态。
“更高的山峰”,不会存在于现实之中,也就是说最好的自己其实是虚的,因为谁也不会这么肯定的告诉别人:“你看,现在这个时刻,就是我这一生中最好的状态。”
我们无法达到自己所想的最佳状态,但这样的好处在于:在我们不断攀爬的人生中,“更高的山峰”就像驱动力一样,会促使我们前行。
因此,最好的环境里也许能发挥出最好的自己,但是我们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中生存,最好的环境往往不会到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以便于在不好的环境中,也能发挥出相对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