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方块
从2002年开始,联众俄罗斯方块我一直是断断续续,捡起来又扔掉,扔掉又捡起来。写了不少技术文章,但是自己速度不是最快,摆法也不是最好,所以水平一直停留在中级。直到2010年我受魔方公式的启发,自创了一套双键打法(三个键控制旋转方向,十个键控制下落位置),将速度提升到条件反射的极致,反过来又给了自己思考摆法的时间,这才在联众崭露头角,跻身高手行列。
我相信这个想法并不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通用2.0的加速器里提供的超级映射功能说明至少作者曾经有过相同的想法。我相信我也不是第一个试验这个想法的,只不过是挺过了漫长的适应期,解决了手指分工、中层变奏、高层切换等问题,一直坚持了下来并取得成绩的那一个而已。
最初我只是使用双键一味提升落块速度,往往块数能超过对方30%,可是落得快死得也快,胜率并没有多大提升。后来我发现双键提供给我更充裕的时间来提升摆法,并在关键时刻提升攻击速度,于是在2011年开始横扫联众,鲜有敌手。
双键打法一直被视为葵花宝典,我虽不遗余力推广,但大家都在那漫长的适应期前望而却步。直到2012年我在一次比赛中连胜多位成名高手夺冠后,双键打法才逐渐开始在高手之间普及。只可惜联众已经大势已去,玩家纷纷转向Q块,而Q块12列的设计让双键变得极难操作。双键的普及进一步拉大了联众选手之间的差距,也加速了联众方块走向消亡的过程。
我从俄罗斯方块中领悟到了速度、平衡和取舍的重要性,而双键的成功给我留下的启示是:人的可能性是无穷的,不要轻易放弃看似荒谬的想法,至少也要先试一试再说,不要被还没出现的困难吓倒。
DOTA
2011年,新公司同事们的业余团建项目是DOTA,就这样被拉下了水,一开始扮演的角色自然是ATM。于是我那争强好胜的性格又起了作用,业余时间开始看各大高手的vod,并模仿练习他们的打法。有付出自然有回报,很快我便在团建中成了主力。而随着项目的进展,大家都忙了起来,便没有时间进行团建了。
DOTA对团队配合的要求远高于CS,要时刻关注对手的动向,与队友保持沟通。只有整个团队都强,团战才有可能赢,单人的作用相当有限,因此会出现让线让人头的举动。对大局观的认识也很重要,优势和劣势下的打法和站位完全不同,不同的战局出装路线也要做出对应的调整。这些元素使DOTA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商战,难怪大家都认为DOTA是最好的团建项目。
除此之外,我还从DOTA中前期、后期两类英雄的设定悟出一个道理:即使起点再低,只要各方面不断持续保持进步,最终一定能有所大成;而即使起点再高,如果没有可持续的成长性,最终只能是沦为配角。
星际争霸
大学期间我就接触过星际这款在当时算是神画质、即使到现在也不遑多让的游戏。当时便喜欢上了三个种族中高贵帅气的Protoss。在一次论坛征文活动中,还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小说。
直到2005年被一位同事用飞龙虐了多次后,我开始认真研究起这款游戏来,四大星际论坛的战术帖子几乎被我翻遍,练习多次后终于复仇成功。
也就是从这时起我开始关注韩国职业星际联赛,Boxer的运输机,oov的大局观,July的飞龙,ipx的拖把流,Bisu的隐刀,Best的暴兵……那一场场激情的比赛,一次次绝妙的操作,伴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青春岁月。
在一场比赛中,双方需要在心理、战略、战术和执行力四个维度进行同时较量。这是一场真正全方位的战争,考验选手的大局观、战术、微操作、多线和运营。有限的资源必须在经济、兵力、科技三个方面进行合理调配,有限的精力也必须兼顾运营、正面、骚扰、侦查。在水平相当的比赛中,比拼的就是谁的失误更少,而一次失误并不会让你一败涂地,永远都有翻盘的机会。
然而我在网上与人对战却始终不得其法,之前快节奏游戏养成的急躁性格让我无法冷静地进行思考,一味滴将焦点放在提升APM上,结果就是被人各种调戏,用智商完爆。对变化较多的PVZ和容错性差的PVP完全没有信心,只敢打变化较少的PVT,就是这样VS最高也只打到10级。后来便沦为只看不打的看客了。
直到2013年初的一次回顾,发现自己参与的诸多竞技游戏都有所收获,而星际却是心中永远的痛,莫非自己真的智商有问题?于是开始了一段为期两个月的练习。不再限定对抗,每次失利后重放录像,研究总结原因,并制定措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练习一开始自然是狂输不止,很快就掉到了5级。然后随着对三种对抗的理解不断加深,对各种开局的优缺点和应对的了解,错误越犯越少,不到两个月便打到了11级。后来工作实在太忙,便停止了练习。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好成绩,但是面对各种对抗都不虚了,心中也不再有遗憾了。
随着韩国联赛纷纷采用星际2,星际逐渐没落,而中国的星际联赛反而如火如荼地展开。虽然玩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这款伟大的游戏注定会永远活在每一个曾爱过投入过的玩家心中。星际,不只是一个梦想。
“我与游戏”系列:
我与游戏(一) 1991~1995:软盘时代
我与游戏(二) 1995~1998:光盘时代
我与游戏(三) 1998~2001:大学时代
我与游戏(四) 2001~2003:CS时代
我与游戏(五) 2004~2005:网游时代
我与游戏(六) 2006~2007:扫雷时代
我与游戏(七) 2008~2010:魔方时代
我与游戏(八) 2011~2013:竞技时代
我与游戏(九)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