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空气都极度潮湿,不管是衣服,还是床铺,还是人心,都冒着阴湿的气息。
不知为何,似乎一到雨天,人的心情会莫名低沉许多。这和伤春悲秋还不同,初春时春寒料峭,但是点点新绿,朵朵嫩粉总是可以给人视觉上的希望、愉悦感,而秋天就更不用说了,满目的金黄、橘黄,如此温暖的色调,很容易冲淡所谓的“悲秋”之感。
但是,雨夜则是彻彻底底的悲哀。
视觉上,所有的景色在雨水中都蒙上了冷色调,雨水顺着玻璃淌下,把原本的景色拉长,拖拖踏踏而又潮湿,一阵不舒服的黏腻感油然而生。很神奇的是,这种视觉上的悲伤是连喜庆的大红也无法阻挡的。在《霸王别姬》中有一段描写,是在新中国刚成立的背景下,“下过一场微雨,戏园子门外,一地的爆竹残屑被浸淫过,流成一条蜿蜒的小红河,又像半摊血泪的交织。”雨水的悲伤可以冲走大红爆竹的喜悦,甚至把大喜冲成绵长、深刻的大悲。
嗅觉上,雨夜给人也是一种衰败之感。其实我在接触茶叶之后,很怕下雨,尤其是梅雨季,我都格外紧张,生怕茶叶发霉。以前对生活没有那么细致观察的时候我没法描述为何会讨厌下雨,现在可以用语言讲出些许了:雨水带来的潮湿感会让物品都散发出或浓或淡的腐朽之气,那是一种阴森而颓败的气息。
听觉上,很多时候,南方的雨是很声势浩大的。我曾经和北方的同学聊过南北的雨,最搞笑的就是北方的同学在来南方之前,一直以为南方的雨很温柔,和南方人一样。结果她有一年去杭州玩的时候,在断桥那边碰到了一场超级大的雨,气势滂沱,把她整个人都吓傻了。记得读书的时候,背过陆游大大的诗句“铁马冰河入梦来”,当时很难想象为何陆游会由半夜的雨声想到这些。今天清晨五六点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扰清梦,故而生厌。半睡半醒间,气势浩大的雨水仿佛由天庭灌下,砸向院子里的植物,砸向房屋地面,乒乒乓乓,倒真是有了古战场上刀兵相见、马蹄铮铮的感觉。
记得曾经读书考试的时候一个老梗:下雨衬托了作者什么心情?答案无非是悲伤的心情,以哀景衬哀情。在有了更多的阅读积累之后,发现不然。虽然雨水的潮湿会让人不悦,雨水的形态会让人联想到泪水,点点滴滴,种种累积,最终都会让人有悲伤的感觉。但是也有不少例外:王维的“空山新雨后”读起来,会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隔着纸磨都能闻到山野的青草味,带着雨水洗刷后的清爽。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满满的豁达,是大彻大悟后的舒畅。
之前看一个采访佛系少年周一围的视频,他提到“境由心生,心随境转”的问题。其实,对待雨夜的态度亦如是,雨水就是雨水,很多加诸在它身上的情感,无非是人们心境的一种折射,而同时,在赋予某种环境一定情感意义后,这种环境就会进一步影响内心,周而复始。
雨夜还是那个雨夜,该潮湿的还是潮湿着,该冷色调的还是冷色调,只是心境会更加平静些。虽然现在我可能还处在“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水准,但是有意识地向八风不动靠近就会有一定的效果,最终“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