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直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写。
先说本文重点:
★1、日更让平台看到?但不因为日更而推荐增加。推荐取决于内容。
★2、日更的目的是多写,锻炼写作进而提升内容。
★3、平台推荐机制浅析。
★4、对平台的「日更劝退」是怎么回事的猜想。
0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刷「看一看」热点,前排在前头充斥着大量「停止日更」、「不日更」、「新手不要盲目跟风日更」标题的文章……
我当年新手的时候(现在依旧是一个新手),确实是「盲目跟风」开始日更的。因为大家都说,日更能增加粉丝(用户)的粘性。而且长期坚持日更,可以让时间打败一切。那么我想,坚持「日更」没什么坏处。
我3月12日开始正式写公粽号,当初定的任务是一周写3篇,可是没想到,「日更」竟然那么容易。3月12日是星期二,第一周我居然轻松完成了6篇。要不是B同学拦着,可能都要写10篇了。
B:……………………
后来,热情一过,再加上写一篇没一篇(长期0阅读),有一种石沉大海的感觉,用劲太大会写伤。于是,还是奉劝自己,按照一个正常的节奏来,也就一天一篇吧。
「粘性」这个词,对于很少用户(粉丝)甚至0粉其实是没有用的。
新手日更对新手涨粉好像没有直接联系。人家确实说得对,不要盲目日更。
但不日更,更不好。
这个待会说。
1
有一个观点——日更,能让平台看到你。
她觉得,你成天在平台面前蹦跶,就能被看到。
好像平台视线是1.6m,你的个子是1.2m,你不跳一下平台都看不到你。
每天蹦跶蹦跶,平台就看到了,并且记住了:
「那个每天蹦跶的矬子,他以为自己多蹦跶就能长高了?我们这里选拔的是1.6m的。」
对。日更,平台看到你了,但就是不会多给你推荐。能被推荐的,取决于你的内容。
内容分「矬子」和「高大威猛」。
平台要的是「高大威猛」。「矬子」再怎么蹦跶,也不能立马变得「高大威猛」。
日更,再怎么被平台看到,也不会多给你推荐——因为你的内容不行。
2
「矬子」多蹦跶的好处恐怕就是,身高被拉长,哪天就能「高大威猛」了。
这才是坚持日更的终极原因。
因为日更,所以每天都要练习写作。养成随时随地思考的习惯。在不断地练习中,「矬子」在慢慢长高。
刚才说,不日更,更不好。
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精益求精写作的内容,但实际上也是给自己不每天思考和输出找了一个借口。
比如,今天实在是写不出东西了,日更的人会这么想,我既然坚持日更,写不出来也要硬写。看上去像是在烂更,但憋出至少1000字的内容,也是需要发挥大脑的主动思考能力的。
而不日更的人则会这么想,反正今天没必要写内容,何必为难自己?休息好了,明天就能写出东西了。
明天还是这么想。
到了自己设定的dedline的时候,哎呀,还是写不出东西,那就随便写写吧。
你看,日更和不日更的,结果一样。
但日更的比不日更的多练习了好多天。强迫自己多思考了好多天。
人,不到交作业的时候,惰性是不会让你有紧迫感的。除非每天都要交作业。都是逼出来的。
你会说,日更时间太少了,每天写,就是盲目日更,写不出精品内容。
一个普通人哪有那么多精品内容可写?
唯有通过多写,多输出。输出倒逼输入(我怎么又用这个词),不断成长,不断使自己变得有价值,有内容。
不完美的内容,大方承认不完美,后面迭代掉,也就是常说的「重复写」。重复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认知提升之后的重新思考和输出。当然,也有可能认知退步。
3
说到推荐机制,我认为平台推荐机制是这样的,
文章发布之后,平台会给你一些初始推荐值,类似T条的「展现量」。
比如把文章推送给100个读者。
然后系统根据读者是否打开,打开了之后停留了多久,完读率(可能还有其他指标,比如垂直细分)等来判断你这篇文章是否受读者欢迎。
然后系统根据读者的上述反馈得出的一个「下一波」要推送多少个读者的数量。一直到没有人打开为止,推荐结束。
或者还有更复杂的,我们就先这么简单理解。
我假设原创文初始推荐100人,非原创推荐50人。
打比方。我的「啰嗦原创长文」,初始系统推送给 100人,只有5人打开看了,然后完读20%(太长了)。系统得出下一波的推送就是1人(5×20%=1)。然后下一波推送后没人打开,推荐就结束了。
推荐阅读就是5。
再打比方。我的小号「治愈系图梗」,初始系统推送给50人(不是原创,假设减半),有30人打开了,完读率100%。因为治愈系的文字很少,2分钟绝对看完了,再配合沙雕(优美)的图片,停留了3分钟。系统得出下一波推送给30人(30×100%=30)。后又有18个人打开了,又有10个打开了,又有6个,又有3个,又有2个,又有1个(这里简单认为50人有30人打开了,系数0.6)。这样,小号的推荐阅读就是30+18+10+6+3+2+1=70。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长文」阅读惨淡,而「治愈系图梗」阅读较好的原因了。
大概我认为是这样,实际机制远比我想象的更复杂。
4
日更劝退?
我觉得,再怎么打磨,自媒体成长类赛道都不可能有治愈系赛道的阅读高。
内容决定的。
成长类主题是个人成长,篇幅注定不会太短。太短的说不清楚——咦,我刚准备成长呢,谁把我掐了?
治愈系都是些「毒鸡汤」,「喜欢会发光的男人,比如财神和如来」。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治愈了谁?看起来貌似很有道理,像是一种爽文,看完之后仔细想,爽虽爽,能带给你什么呢?
可他表面上就是让你忍不住看了,产生了阅读。
所以很多人不想再日更了,就是产生了这种不平衡感。
辛辛苦苦打磨的内容,不如治愈系的,它还是「抄」的。
还有就是,很多人断更是因为不赚钱了。这个理由看起来是成立的,没钱没动力?但是,据说2022年就已经不赚钱了。怎么现在才提出来不日更?
可能早就在说了,只是平台现在才推送给你这类的,你才知道?
吵吵嚷嚷想要「放弃日更」的,是那些已经尝到赚钱甜头的人,突然不赚钱,就没了动力。
人是会做比较的。
像我这样没赚到钱的,无所谓没钱没动力。
不然我早就放弃了,早就该被人说——因为你没坚持所以失败了。
然后,还在那傻乎乎地奉行「日更」。
甚至,平台也看不下去了。
平台说:「我看你也坚持这么久了,关于成长类写作你还真是没有天赋。我看了都急。你换一个赛道吧」。
但是请你告诉我,我应该选什么赛道?
既然不知道,只能继续坚持,继续没什么推荐吧。
这好像也没啥。
今天就写到这里,共勉!
02 读半小时书,盖上书本输出
(2024.7.30)
继续阅读《〈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作者是美国的布隆代尔。
【如何有效的修改文章?】
前面有一个章节——10000字以上的故事。我以为有什么写作方法,但好像只是在讲一篇出色的报道。穿插讲一些方法,有点费劲。
就略过。
直接到最后一个章节——如何有效地修改文章。
首先,不要太在意读者的批评和评论,因为他们的评论基本上是无效的。
其次,等故事写好以后,不要着手去修改。或者马上拿到编辑面前,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受伤(被编辑批的体无完肤)。建议放到抽屉躺上一段时间。
这个和村上的做法如出一辙。这些牛逼轰轰的作家可能都是这样,他们写作都是以月为单位的——几个月写一篇文章或者报道,然后在几个月放抽屉里面。
抽屉里全是宝贝。
这么看来,咱们的日更真是一堆堆的垃圾了。
①修改的方法。
(1)通读内容。看看观点论据和作者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是否都表达到了。如果缺乏就补充,如果无关就删除。
(2)结论一致。内容的论述是否指向结论?模糊不清的论述部分,要么重新写,要么删除。
(3)文章节奏。不要总是整段整句地删除,这样会让连贯性变差。试着更换描述和词句,让文章更精简。通常情况下,这样的修改可以缩小文章的长度10%~15%。
如果还是太长,那就开始着手删除不重要(次要)的部分。
②风格。读者能从文章中读出是谁写的,这就是风格。尊重自我的表达,释放自我,往往真实的作者更加受人喜欢。
作者(这里就是本书的作者,而不是泛指写作的人)回想过去,因为压抑自己的个性,写作并不快乐,效果也不好。鼓励年轻的写作者(或者致力于写作的爱好者)要大胆表达自己。
今天就输出到这里。
03 健身(含劈叉)
(2024.7.30)
①跑步3.5公里。跑步机上,用时18分钟。
主要是3.5公里的时候暂停下来取一个毛巾,再回去的时候跑步机数据清零了。比较沮丧不想跑了。
运动拖鞋有时候也挺危险,差点绊倒。穿拖鞋在抬脚的时候,是会用到翘起的大拇指以避免拖鞋滑走,脚趾会更加累。
②坐姿哑铃推肩。(20.0kg)20×5。
③站姿哑铃划船。(17.5kg)18×5。
②③是同时交替进行的,酒店健身房没有龙门架,没有引体向上的杆子和肩背的任何器械。凑合这样。
④劈叉。做了?回去补一下!
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