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樱,日语写作“花见”。
花见,不仅见花也见人。
樱花不等人,独自赏樱是会流泪的。
日本人热爱樱花,毕业歌选唱最多的就是《樱花》。
“樱花 樱花 你在盛开在怒放/樱花 樱花 你在飞舞在飘落/樱花 樱花 你就飞舞飞扬吧……
岩井俊二的电影《四月物语》,松隆子在樱花纷飞中单车骑行的场景美得令人窒息。
平安时代后期的才女紫式部,在《源氏物语》里,用娇艳的八重樱来比喻紫姬“几乎完美到无可指摘”的容貌品性。
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更是将樱花的凄美与寂灭推向了极致。
渡边有着纯正的日式趣味,春赏樱,冬赏雪。《失乐园》中,渡边对于每个词语的选择、每个场景的渲染、每个细节的描绘都力求精致、剔透,每一章节,都是一幅幅令人眩晕的浮世绘,每一处细节都引领着故事发展的走向,显示着独特的日式审美。
春阴,是樱花满枝时,天空阴沉的时令词。二人因各自配偶分别提出离婚和绝不离婚,而倍感压力。
小满,初夏的节令。经过樱花时节的一喜一忧之后,迎来百花争艳,二人躲进爱巢,贪婪地享受人生最后的美好时光,萌生情死之念。
空蝉,即蝉蜕,引申为没有了灵魂的虚脱之身。此处喻意二人对尘世已不再留恋。
至福,又到了肃杀寂寥的秋天。和所爱的人共同赴死便是最高的幸福。
落花,借樱花七日凋落的自然规律,暗喻恋情的美好和短暂。
日本人去看樱花,是看樱花盛开时的灼灼其华,细腻与敏感,更是看樱花掉落的凄美。
樱花七日,开尽嫣然。比起盛开的樱花,如雪花般飘落的樱花瓣更能引发出人们深沉的情怀和思考,更能令人感物之哀,这种倏然而逝的美特别令人回味。
平安时期形成的“物哀”成为日本美学的源头,物哀也是一种生死观。
川端康成多次强调,悲与美是相通的,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
“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是个体体验,可以意会,难以言传。“这是一种感觉的美,不是凭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美”。
可能中国人永远不懂日本人赏樱的悲伤,虽然佛家亦认为无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间。不过中国与日本看到的世界不同,世界观也很难相同。中国更像是看尽千帆的旅者,总会期盼柳暗花明,守得云开,在最低谷的时候,被温柔与命运拯救。
花明,守得云开,在最低谷的时候,被温柔与命运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