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感“生活是关于时间的体验”的话,我们的生活体验与自我需求的关系划分了时间的归属,是我的时间于我,我的时间于TA人,或是我的时间于我们?
在弄清“时间是谁的”之前,我们可以先通过“理论我&实践我”交互模型感受时间:
“理论我”是由个人理论体系架构出来的个体(想法),“实践我”是现实生活中负责耕耘的个体。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三种状态相互依存(图1 A1);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①生理需求、②安全需求、③社交需求、④尊重需求和⑤自我实现需求等级构成金字塔模型(图1 B1)。现将人格理论关系大胆假设为“理论我”、“实践我”两组份关系(图1 A2),并将金字塔模型塔尖相对构建需求层次“沙漏模型”(图1 B2),再分别以“沙漏”的两极指代“理论我”和“实践我”的不同层级需求,构建“理论我&实践我”模型(图1 AB)。
假设金字塔的(梯形)形状表示个体为了满足不同层级需求所需的执行力总和:当“理论我”与“实践我”所具备的执行力均可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时,个体体现出“超我”状态(图2 A);当“理论我”尚未形成或执行力较低时,“实践我”以满足生物本能和欲望为主,个体体现出“本我”状态(未示意);当“理论我”与“实践我”所具备的执行力仅可满足某一层级需求时,“理论我”与“实践我”处于相同/不同层级需求满足的交互中,个体体现出“自我”状态(图2 B/C),也是具有成长潜能的人格状态。
感受时间的契机就隐藏在用“理论我&实践我”交互模型模拟“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个体理论知识与生活体验的不断丰富,“理论我”与“实践我”获得满足高层级需求的执行力的次数增多,即个体感受到“超我”时刻的次数增多。这些“超我”时刻都是在“当下”感受到的(图2 A),甚至更普遍的“自我”状态也都是“当下”所感(图2 B),众多的“当下”串联成感受到的时间。
由此,当我有意识关注“当下”并察觉是在满足自我需求的时候,时间必然是属于我的;若“当下”是在满足TA人需求,则时间属于TA人;若“当下”既是满足自我需求又是满足TA人需求,则时间属于我们。
在持续关注“当下”后,可能我们还会发现:感受到的时间来自于对普遍的“自我”状态的关注,“自我”成长过程只是其中部分时间的体验。如果“自我”状态是重复的(“理论我”“实践我”所具备的执行力保持原样),没有因为“理论我”的更新或者“理论我”“实践我”的交互催生出新的“自我”状态,那么这部分重复的“自我”状态算不得成长,但伴随了时间的流逝。
再以沙漏类比,两极的沙子分别代表“理论我”“实践我”满足一定层级需求的执行力,沙子从一极流向另一极代表“理论我”与“实践我”的动态交互(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催生理论),翻转沙漏即开始新一轮交互,并伴随时间的流逝(图2 C)。考虑到重复发生的交互算不得成长,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沙粒数目(增加“理论我”“实践我”的执行力)来更新交互中的“自我”状态,使得更多“当下”参与到“自我”成长过程中。
总之,在“理论我”“实践我”动态交互的时间轴上,自我需求驱动的生活体验已徐徐展开,愿我们都可以在关注“当下”中感受时间,在感受时间中体验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