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讲评<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明史·张居正列传》
第二讲 五帝纪
“德象天地谓之帝。”
跟三皇相比,五帝的德行就要逊色许多了。德冒天下者,德行超出天下,是建立者;德配天下者,德行符合天下的要求,是执行者。建立一种制度,建立一个王国,从无到有,难度极大;而顺应天下所求,根据需要执行,所需耗费的脑力就少很多了。
五帝都是黄帝的后裔,不知是因为贵族的教育比较有效,还是单纯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些巧合,但又觉得是意料之内。普通人那么多,即使你比周围人稍微多了点德行,知道的也就周围几个人,黄帝的后裔则不同,贵族的世界总是得到更多的关注,稍微有点德行,就可以被宣扬得举国皆知,譬如舜,四岳群臣皆知其德名。
天地有时候会自己选择君主,有为的君主的诞生总是感应天地异兆:伏羲氏之母,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帝少昊之母嫘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渚之祥而生帝。诸如此类。不是说天地异兆投入帝母之怀,而是说帝母有感于异兆,这是比后世用异兆来宣扬自己皇位正统性的皇帝们高明得多的出身。
看完五帝纪,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五帝都大有来头,都有很多封号,但都没做出什么贡献。史家竭尽全力用最美好的词句来赞美五帝的德行: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不多罗列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一定是做出过贡献的,但是他们的贡献跟三皇比起来实在太轻,所以写不成鸿篇巨著,只好用空洞的语言来代替。又或者,他们也许做出过不那么符合德行的事,但是出于维护自身形象等等考量,他们选择用文字来美饰。历史是胜利者的俘虏,所有肮脏的痕迹都被掩埋。
可就是太过生硬的歌颂,叫人看着不舒服。太过的德行描述,会让人觉得此人心机深重,当然,如果能够日复一日地骗过所有人,这样的心机和面具本身就是此人的一部分了,算是他的德行。但是站在历史之外看他,这段历史总觉得别扭,便知道有什么被胜利者掩盖了去,或者是后人写史的时候,为了迎合当时的需要,又做了其他的粉饰。
历史这个小姑娘,涂脂抹粉的,叫人看不清楚。
德行这种虚无的东西,还是要看实际行动,空洞的口号永远无法深入人心。五帝与三皇比,已经落了下乘。
(张先生讲《资治通鉴》,未完待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