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存在真理,不存在普适性的真理。一切的真理,原理,规律,是有条件的,有语境的。这是结论。
我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寻找真理,也许是在书本里,也许是在社会经验里,也许是可以思考出来的。有没有一些道理是这个世界上比较普遍适用的呢,有没有一些道理是思想家普遍接受的呢,有没有一些道理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呢,有没有一些道理是范围很广的呢。一路寻找,每当我以为找到了,结果被打破,找到,打破,不断的循环。
好像任何道理都可以被打破。被碾碎。
好像,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绝对,是静止的。也许是我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有问题,世界并不是静止的,是运动的,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真理都是在动态的环境里的,真理就是河里的船,我们坐在船上,顺着河流走罢了。
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跟我之前读了一本书有关系。这句话我看过很多遍,但都没有真正理解。直到最近这一次,才有所感悟。在我看来,这是最接近真理的一句话,至少前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这句话,特别土。真的是特别土,现在我还是觉得这句话很土。但是不同的是,现在我觉得这种土很厉害。
然后,我发现这句话也是有语境的,语境就是实践。这句话是在指导我们怎么对待现实中问题,不包括那些天马行空的东西。这很显然不是一般性的理论,这是自我设置条件,这句话在组合的时候,就已经自我设限了。接着,我思考,想要得到真理,第一步就是自我设限。
这是一个矛盾。普适性,和真理,似乎不能同时得到。你越是追求真理,就越不具有普适性。当你越具有框架,就越容易得到真理。明确了范围,才有可能得到真理。原来是这么简单,幼稚。这么简单事情我现在才搞懂。
那么可以进一步推导,一切的道理,一切的鸡汤,一切的总结,一切的原则。都是有框架的,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像青苔一样付着在墙壁上的。很简单吗,不,很难。
本来写到这里就停了。我想接着往下写。
因为突然想到一个词,适应。这又让我联想到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对比之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好像。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道理,观念,慢慢被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适应了这个社会的。或者是社会需要的,未必是好的,但需要。你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适应的结果。
适应这个词为什么好,因为他是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