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发起脾气来难以制止等,大家有遇到这样的小朋友吗?
不过别着急,据统计这类问题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是很多独生子女的通病,去除先天因素外,父母及养育者、长辈们的溺爱成为主要帮凶。
孩子的自我意识,从一岁左右就显现出来了,比如当呼唤自己的名字时,会给予回应;开始表达“不”;渐渐越来越清晰的区别“你的、我的”。儿童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自我意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很重要,因为孩子健康个性的形成,有赖于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
那么,怎么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自我意识的构建呢?
一、家长要正视孩子的错误行为
首先,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给予及时的指正;其次,需要明确的告知孩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最后,鼓励与帮助孩子建立改进方案及措施。
如果家长对此置之不理,错误的宽容与无视,那么极易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错误思想。
二、不能过度的溺爱孩子
建议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包括思想上的独立。逐步减少父母及养育者的包办行为。
比如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服,帮孩子拿他完全可以承担的东西等等,甚至孩子都上小学了,仍旧是孩子的小跟班,这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其实就是一种打着爱的名义之伤害。
因为它极易促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而且会产生严重的依赖症,进而会向大人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最终造就了孩子的唯我独尊、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三、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孩子
前一段时间在外面吃饭的时,正好碰到隔壁家“小皇帝”的一幕:
大概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男孩,看到邻桌的小朋友旁边放了个布娃娃,这位小朋友连招呼都没有打,直接将布娃娃拿起来玩。
对方小朋友当然不愿意了,愤怒地要求还给自己,而小男孩就是不给。争执的瞬间,失去玩具的小朋友,愤怒地推了小男孩,试图抢回心爱的玩具,激怒了小男孩,他直接将手中的玩具,故意放到菜汤里弄脏,然后气愤愤地扔到了地上,失去玩具的小朋友顿时大哭了起来。
正当受欺负的小朋友母亲,去训斥这个小男孩子时,对方家长直接在桌子上放了一百元,说是赔偿费,并制止责备他家孩子。
所有在场看到这一幕的人,难免气愤这样无知的家长。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由来,因为父母及养育者,在遇到原则性的问题时,只顾护短、无原则的疼爱、迁就自己的孩子,更不懂得尊重他人,这样的榜样下,孩子能培养好吗?
经常看到小朋友在哭闹的时候,家长是无条件的投降与让步。这就促使了孩子越来越蛮横,稍微不顺就大哭大闹、蛮不讲理、乱发脾气等。
所以,父母及养育者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成为“小皇帝、小公主”,那又该怎么办?
其实也不必太着急,因为这种状况仅仅是暂时的,想要改变孩子蛮横、暴躁的性格,就需要大人先改变对孩子,无原则迁就的教养方式。
最后,给予孩子正确的爱,滋养生命的爱,而不是溺爱,尤其是道德和品格上的原则,一定要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