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冬迎春,预示着一年的生机重衍,所以从古至今,春天给人的印象,都暗含有美好,无论是灾难,还是疾病,大家普遍认为,只要熬过严冬,明年就有可能迎来转机。但对于交通极不便利的古代,在异乡的春日,却并不能完美,对故乡的思念在此时会愈加浓烈,往往伴随着春日的愁闷。
不过千年前的苏轼,在遭受贬谪而远离家乡时,却没有这份异乡之愁,从词中走近,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元符二年,苏轼在惠州贬所接受贬谪命令,于绍圣四年四月十九日前往儋州,但他并未对此有所苦闷,反而于春日风光满怀喜悦。于是便在元符二年立春时写下春词。民间有习俗,来年的立春要造土牛来预示春耕,苏轼便将目光移向这一标志物。
当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这两者的近旁,无限的春风,从海上吹来,于是请来春神施展神功,把桃花红染的像肉色红一样。
竖起春天的绿幡,剪成春天的彩胜。一阵春风吹来,苏轼的酒意散去,这里不像海角天涯的海南岛,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一般。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宋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的这首《减字木兰花》是被贬海南时所作,海南岛在宋朝被视为蛮瘴僻远的“海角天涯”,在前人的描述中,大都是突出异乡的荒凉景色,抒发飘零流落的悲感。不过这在苏轼的笔下却不同寻常,他以欢快的风格,突出了边陲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从中国的词史来看,这是对海南之春的第一首热情赞歌。这与作者旷达的性格有着必然联系,他在被贬谪之后对异地的风物从不排斥,而是由衷的赞同。苏轼一生的足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对所到之处,总是怀着第二故乡的感情,这也再次表现出旷达豪放的性格。
词中同字“春”大量出现,这在遣词造句中本是忌讳,不过苏轼反其道而行,却取得了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仅增加了音调美,同时也渲染和强调了主旨,使得词的艺术性更高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