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科目二考试前的场地模拟,有位大哥走了6次,挂了4次,心里盘算着,合格率才33.3%,不安,又问我们通过多少次,我说忘了,好像每次都有点小问题吧。
于是,这位大哥又给场地出租方掏了二百,要再来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后,告诉我们说,终于合格率达到了50%(走6次,过3次),心里变得安定了些,因为考试有2次机会,50%的成功率在他看来刚好能过,教练笑了笑……
昨天考试,这位大哥两次机会都同在第一个项目倒车入库给挂了。回到车里,开始找各种理由,怎么我们的模拟考没来这里、考试的教练车离合太紧、考场跟我们模拟的不一样……的确,这一切你都可以把它当成考试没通过的理由,来讨个心安,但下次的考试这些不利因素依然还在,你要怎么办?
通过这件小事,我想说的是,做一件事目的真的很重要,做同样的事情,带着不同的目的,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场地模拟的目的不是要我们多少次通过,如果那样的话在自己的场地就可以测试,场地模拟的目的在于让我们面对不同的车况,不同的现场氛围时,还能够以平时的训练有素来驾驭这份陌生感。所以,我们场地模拟是发现问题的时候,不同的车离合器松紧情况肯定会不一样,后视镜高低,场地的路线都可能有所变化。而场地模拟的目的就是需要让我们知道面对不同的变化时,作出需要的调整。
人性中都有找确定性的需求,因为确定性代表着安全感。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存款,才不担心明天没有饭吃;我们需要有住房,才不担心身无定所;我们需要知道伴侣的想法,才能知道对方是不是爱我的;我们需要自己有某种社会身份,才不担心被别人看不起。
我们这位大哥所追求的合格率其实就是想在心理层面获得一个确定性,这个“确定性”跟我们所要求的“足够的存款”、“稳定的住房”、“知道伴侣的想法”、“拥有某种社会身份”性质是一样的,就是我们需要通过一种显性的信号来安慰自己,但这仅仅是安慰,对我们所需要的那份安全感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从人的动物自然属性来说,我们需要生存和繁衍,需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说,我们需要存在感,具体就是要受关注,被关爱、被尊重。物质基础的缺乏会让人产生对安全感的,所以一般来说出身家庭富裕的的人天生更具有安全感,为什么用“一般”,因为这句话你马上就能找出很多反例,不少富裕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因为单亲或是父母忙于事业而缺少关爱同样没有安全感,而相反,一些普通家庭,甚至穷苦家庭的孩子因为从小受父母疼爱,长大后的自信不输那些富家子弟。这样我们仔细一想,安全感的来源更多是心理层面的。
那我们的心理又是什么样来影响这份安全感呢?上面说到,我们的成长环境当中如果受到更多的关爱,对自己的安全感就会有更强的自信。因为关爱当中更多是对你的肯定、鼓励,随着时间慢慢地你就会越来越相信自己,发现身上更多优秀的地方,而不是不如别人的地方。我们之所以没有安全感,不就是担心自己在有限的资源争夺过程中输于对方,而之所以会输于对方根本在于自身实力不如他人,虽然说这个社会的竞争本质上还是丛林法则,动物之间是肉博的互相拼杀,但人类因为文明的出现,大部分的竞争都是隐性的,多方位的,讲究策略的,所以我们安全感的来源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肯定。
拿上文这位大哥来说,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每个动作都掌握到位,都能够控制好速度,按照教练的指导出错越来越少,对出现不同的意外知道如何采取应对方法,他还需要不断地跟我们强调那个毫无意义的合格率吗?
我们都不能百分百保证自己一定能成,但准备的过程越充分,成的概率就越大,我们只能在过程中尽所能来提高这个概率。
说回安全感,对自我的肯定当然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更不是喊口号打鸡血就可为的。优越的先天成长环境当然重要,这可以给我们减轻很多心理建设上的负担。但这份受关爱的成长环境,并不能直接让你拥有比他人更强的实力,而这份安全感,这份内心的自信必须来自于你真正的实力,你身体健康、学识渊博、拥有比他人更高更广的视野,拥有大部分人不可替代的技能,才能够展现你独特的魅力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