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看过日本电影《小森林》吗?
电影里,平凡女孩市子远离奋斗过的都市回到田园之乡,采用当地食材烹饪美食,内心深处认为自己过着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
而在一直静居故乡的朋友佑太看来,“生活在小森林的人,做着自己所能做到的事,真实表达着一种生活感受。” 他对市子说:“小森林生活的人,他们说出的话是有内涵的。我崇拜我的父亲。”
二十年来,我们奋力从城乡结合之地向着都市中心进跋。城市的光怪流离填满我们无止尽的征服欲望,父辈们的乡土生活难入法眼,故乡等同于孤独、落寞、终将衰落。
二十年后,我们日日淹没于百万人之巨的喧嚣都市,感叹于谋事之机械僵化,个性之限制匮乏。遥望回不去的故乡,心头难免生发矛盾情绪。
2
2014年春节,我重返故乡。写下一段这样的文字:
九楼之下这座城,破旧楼宇堆簇成一个整体,他之外的工厂空地显得格外孤独。假使脱掉羽绒服,丢掉黑莓苹果,眼前这城立即穿越回1980。干瘪贫瘠的是人们永远填不满的胃。
喜欢这九楼的隔离与孤独,背向夜色面朝霓虹,与其融为一体却又不属于他;抬眼总有月明星稀,银河熠熠。每颗星都热闹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又光年相隔隐忍明泊。
人在己乡偏偏有处安身无处归属,太阳和月亮会否也在这样度量彼此?此处遥想远方的他乡,似乎哪都不是家。
曾经我以为人如沧海一帆,离开故土的仓皇促人不懈摇橹呐喊。而后折羽而息,悟出哪里有妈哪里就是家。现如今,哪里有我哪里就是楠北的家。
明明闹闹哄哄却难舍一枚孤岛,惦记离开那所疯人院是否还有人修剪整整齐齐的冬青树丫。
3
我常想,为什么繁华都市薰染多年的我们,常常想回望故乡, 为什么许多大作家、艺术家无不满怀乡愁,进而完成伟大的作品?
前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最著名的电影作品之一《乡愁》,豆瓣评分 8. 9。“他将对祖国的思念、对家人的思念等等情愫混在在一起,化为终生的乡愁。”
中国电影大师贾樟柯几乎所有作品都在表现乡愁的主题,那个久远的年代已经逝去,录像厅的大喇叭声也渐渐远去,而汾阳却永远是那个充满乡土人情味道的汾阳。
26岁拿下金马奖的毕赣说,希望拍出好电影给山风和野鬼看。他长期坚守在贵州黔东南自己出生的小镇上,为了实现奶奶给病逝的兄长送一件衣服的心愿,拍出了画风清奇的《路边野餐》。
消逝的传统文化与崛起的现代文明之矛盾,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终于,我在钱穆老先生的文章里找到了答案。钱老曾说:“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枝,水之流。”
日落黄昏,北方小镇在终日大风掠过之下清冷通透,九楼下的发电站,烟囱直勾勾矗立半空,一刻不停歇吞吐气焰。我在笔记本里写下:
“有人说房子盖低了,有人说烟囱一直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