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即将迎来一场小型辩论赛,两个毕业班辩论《该不该让特殊儿童标签化》,对于这个问题我找了相关资料,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
正反:该给特殊儿童贴标签
首先,因为特殊教育机构是按照不同类别和儿童残障程度进行分类的,因此将特殊儿童安置在特殊的机构中,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对相关儿童进行鉴定,并将其分类。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只有对相关儿童进行分类和标签(通过专业化的鉴定对某个儿童贴上某类残疾及其残障程度的标签)才有可能归并到相关法律规定的某类特殊儿童之中,得到相关的资源支持和特殊教育服务。在实践中,也只有那些被归并某类特殊儿童之中的孩子才可能具备特殊教育资格,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相关服务。
对特殊进行分类和标签是一个复杂的议题,不仅涉及科学、财政、法律和教育权利的问题,而且还涉及情感、伦理和政治议题。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自己证据确凿的理由。
对于赞同者而言,分类和标签的可能益处在于:
(1)承认学习或行为上的内涵丰富的差异,并且标签是对这些差异作出负责任的回应的第一步,也是必需的一步。正如考夫曼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平等地应用于所有人的一般性干预可以在不贴标签、不会给人带来侮辱性的情况下实施,此外没有其他的干预可以在不贴标签的情况下进行。要么所有的学生被同等对待,要么一些学生被区别对待。任何被区别对待的学生都不可避免地被贴上类别标签……当我们不情愿说某人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却无法控制它,很明显,对一个问题进行标示是有效解决它的第一步。”
(2)贴标签可能导致保护性的反应,即同样的反常行为发生在残疾儿童和没有残疾的儿童身上,有残疾的儿童的反常行为更容易被接受。
(3)方便了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也方便了对研究结果进行分类和评价。
(4)研究的自主和资源以及其他交互通常都是建立在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明确分类之上的。
(5)标签使得特定残疾类别的拥护团体能够推进相应的计划并鞭策立法进行。
(6)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更清楚地认识特殊需要儿童的特殊需要。
反方:不该给特殊儿童贴标签
首先,随意给儿童贴标签会产生“标签效应”,尤其是负面标签,会暗示或者引导儿童向着标签所提示的方向发展。
举例来说,你给孩子贴上“熊孩子”的标签时,他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管教;你给孩子贴上“小气鬼”的标签时,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小气。
问题还不止于此,给儿童贴上负面标签,还会撕裂被贴标签儿童与群体的关系,被贴标签的儿童可能在群体中陷入孤立的境地,人人不愿与其交往,这对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
当然,教育者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时,也表明教育者本人固有的成见,其对孩子的教育以及管理也会自然而然地分个三六九等,这在无形中就会损害孩子的权利。
回到新闻事件中,幼儿园给小健贴上“特殊倾向”的标签,无疑是提示其他小朋友,小健是“另类”,需要远离他,从而孤立了小健,甚至给小健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以致其“不愿意再去幼儿园”,伤害已然形成。不独如此,园方还在公开回应中,对小健使用了“具有特殊儿童倾向”“给予特殊看护”“不断出现的异常”“心理专家介入孩子的诊断”等表述,无疑是对小健权利的再次伤害。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权利,就要慎用标签,那种为方便管理,给儿童贴上负面标签的做法要不得,须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