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讲了人们面向现在和未来做决策,历史成本不是成本,过去花了多少钱、是赚是赔,不影响现在的选择。可是我们又有这样的观念,好事要做到底,水都烧到80度了,不差那20度,烧开吧。这个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
是啊,过去怎么可能不影响现在呢?历史怎么可能不影响现在呢?
但是,这不是说先前的历史支出本身在影响今天的行为,而是先前的投入会产生一些后果,这些后果构成了进一步行动的约束条件,会影响今天行为的成本,从而影响今天的行为。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壶0度的水,烧开后可以卖10元,但是每增加10度要投入2元,也就是烧开的总成本是20元,那么你会把这水烧开吗?不会,没有人干赔本买卖的。但是,假如你已经把水烧到80度了,要不要继续把水烧开呢?已经做了的投入,无法收回了,不用考虑了。现在要考虑的是,把这80度的水烧开,需要都少投入?4元。能卖多少钱呢?10元。那么你要不要继续把水烧开呢?当然要继续把水烧开。150%的利润率啊,能不干吗?
但是这跟之前投入了多少才把水烧到80度没有任何关系。是花费了很多才将水烧到80度的,或是压根就没有任何花费,完全是靠阳光把水烧到80度的,跟要不要继续烧开这水,有没有关系?没有。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要不要把80度的水烧开,另一个是这个水是怎么到达80度的。朋友们,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除非有病才会认为两者之间有关系。
一方面,历史支出本身不影响现在,另一方面,历史支出会产生后果,在这个的基础上,行为的成本发生了巨大变化,又会影响现在的行为。历史支出不影响现在,但历史影响现在!
银行给企业贷款100万,到期了企业还不上钱,银行要不要对企业再贷款呢?很有可能要。但这不是因为如果不再贷款的话,前面贷出的那100万就沉没了,而是因为前面贷出的那100万会产生一些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完成项目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的缘故。
你读了硕士,可能选择继续读博士,但这不是因为考虑到硕士期间付出了多少代价,而是向前看,考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付出多少,又可以收获多少。通过硕士期间的学习,知识存量增加了,能力水平提高了,在这个基础上攻读博士学位成本下降了。但是这只是先前投入所产生的后果,也就是知识存量增加、能力水平提高,构成了进一步行动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攻读博士学位的成本变低了。至于你硕士的知识是怎么获得的,是花了很多钱,付出了很多努力,还是一分钱也没有花,一点努力也没有付出,完全靠神仙恩赐,跟你要不要继续读博士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考虑才是正确的经济学理念。一切行为都要这样来考虑。
做股票的朋友应该听说过,“牛市中利好是利好,利空也是利好;熊市中利空是利空,利好也是利空”“涨要涨够,跌要跌透”的说法。这也可以用成本概念得到很好的理解。
上涨前,主力需要不断吸筹,只有筹码集中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拉升。这是因为:其一,只有筹码足够集中,拉起来才会轻松,也才不是为别人抬轿子。其二,集中筹码也是做出多排列的过程,多头排列不只是一个形状,它向市场传递了主力筹码足够集中准备拉升的信息,散户们才会跟风。但是集中筹码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要骗过散户,不被人发现,哪那么容易。一些大盘股,庄家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完成这个工作。所以吸筹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一旦吸筹完成,股票进入到拉升阶段,还停得下来不?停不下来了。水烧到80度了,怎么样,是不是要继续烧开啊?就算遇到利空,是不是也很难阻挡继续拉升的脚步了?很多时候,即使做这一只股票整体是赔钱了,也要硬着头皮继续拉上去。
下跌前,主力要不断释放筹码,俗话叫做顶,而这也是需要代价的。只有筹码减少到一定程度,砸盘和大跌才可能发生。既然筹码已经少到一定的程度,主力可不可能因为政府救市就调转枪口立刻重新向上拉?不会的。他拉个空车,到山顶去干什么啊!他应该希望继续大跌,以便用更低价格重新获得筹码。这就是常说的破位以后就代表了趋势的改变,趋势一旦改变,不可能马上扭转。跌就一定要跌透。破位大跌后的反弹,很有可能是一种诱多。下跌过程中的惯性则意味着,熊市中“利空是利空,利好也是利空”。
这就是趋势为王,牛市中“利好是利好,利空也是利好”,熊市中“利空是利空,利好也是利空”的原因。在股票等资产市场,涨就一定要涨够,反过来,跌也一定要跌透。
记住了,筹码集中程度影响股价走势,至于过去是花了多少钱才把筹码集中到给定程度,跟未来股价的走势没有任何关系。是历史支出产生的后果而不是历史支出本身影响未来。
2014年,一位职业做股票的朋友告诉我,3000点比2000点安全,真牛人也!
历史上花了10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现在要不要继续生产,跟历史上花出去的那100万元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如果继续生产的收益超过成本,那么就会选择继续生产;反之,就会选择停产,即使亏了,也得停产。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决定要不要继续生产。投资出去了的钱,能不能收回来,收回来多少,只能根据现在和未来的情况决定。
已经建好了厂房、购买了机器设备,继续生产的收入更容易超过成本。即使整盘生意是亏本的,但是在已经建好了厂房、购买了机器设备的情况下,继续生产却可能是盈利的。
要不要和老婆离婚,跟你曾经花费了多少才把她娶回来有没有关系?没有任何关系了。要不要和她离婚,是面向未来,看离婚的收益是什么,成本又是多少,划不划算。也许你后悔跟他结婚了,但已经结婚了,很可能会选择凑合着过。这不是因为假如离婚的话,以前的投入就打水漂了,就沉没了,而是追求别的女人、娶别的女人还要花费时间、金钱。娶老婆的过程,就相当于建厂房、买机器设备,一旦建好了厂房、购买了机器,即便整盘生意是亏损的,但是在既有的基础上继续生产又是划算的,那么你就很可能选择继续生产、继续跟你老婆过下去。这就是人人都喜新厌旧,可是婚姻却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的缘故。
小结
历史成本不是成本,过去花了多少钱、是赚是赔,不影响现在的选择,但历史又影响现在。一方面,历史支出本身不影响现在,另一方面,历史支出会产生后果,它构成现在行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行为的成本发生了变化,又会影响现在的行为。
思考题
有没有谁能利用这里讲的原理,来证明宏观调控加剧了而不是减缓了经济波动?
摘自著名经济学家/浙江财经大学教授谢作诗 《用经济学思维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