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后的某一天,我惊讶的发现在一起住过三年的室友把我QQ删除了。
至于我为什么会发现呢?大概是因为很长时间没看见他的动态,又或是在列表中搜索他的时候发现找不到他的名字,我才知道他把我删了。
于是马上在班级群中找到他的名字,问他,为什么要把我删了。他再也没有回我一句话,而我在发出这句话后就后悔了,我为什么要问他?
大概是觉得我们平时关系不赖,又或是觉得我们是三年的室友,平时也没有什么摩擦,而且怎么样也不至于等到了毕业再删除我吧。没想到真的像化学老师说的那样:“毕业后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于是我马上把他的微信删除了,说出来可能感觉非常好笑,但是我大概一直都是这样。至于他为什么会删除我,我始终找不到理由。
可能成年人的离开都是悄无声息的,他们只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穿了件很平常的衣服,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小时候最怕的离开便是死亡,会因为父母说出死字而难过很久,直到去发小家里玩,看见了发小他奶奶,她兴奋地与我们打招呼而就在第二天便离开了这个世界。于是我陷入了对生命的的思考,以及对离开的抵触。
长大了以后,经历的很多离开便是不联系,无论有多么相见恨晚,多么情投意合,都会因为生活的圈子不同,周围的环境不同,而失去联系,这种情况多在各种毕业后,这让我对离开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让我真正的可以接受别人的离开,是在我大一的时候。
在高考毕业后的那个假期,为了提前熟悉一下大学同学(还不是闲得无聊),便加了好多大学同学,有一个大学同学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为什么呢?他看了我的QQ背景墙,说:“你是不是喜欢邓紫棋,她过几天要来我们这里开演唱会了”。我心里开心了一下,对这个同学产生了深刻印象。
开学分寝,他住在我的隔壁。尽管不在一个寝室,也会经常一起去上课,一起去吃饭,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除了开心的同时,也会感觉疑惑,因为我们的性格一点都不一样,他喜欢热闹,而我喜欢安静,他更像是走在路中间的英雄,而我就像坐在路边鼓掌的观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们的三观真的不合,我也终于在和他发生了几次矛盾后不再和他说话,像是两个走散在人群中的人。
一开始还会难过,但是后来在听到了我的一个朋友说“十天前,她哥哥去世了”,让我感觉除了生死的离别,其他的离别真的都是小事。
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辆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要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很多人离开了别人就不可以了,但是我相信你一个人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写这篇文章不是让你铁石心肠,在面对各种离开时没有任何触动,而是告诉你以一种开心的姿态面对离开,把最好的姿态留给下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