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上大学以后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产生换专业的念头,但是很多人在了解换专业的条件以后,很多都放弃了。
因为条件太苛刻了,里面绝对会有类似这样的一条要求:本专业成绩要必须达到年级前10%。看上去非常极其不合理,简直奇葩又变态。对于一个不喜欢的专业,让人家怎么可能学好嘛,摆明了不让换专业,不如直接规定不让换更爽快。
我也一直没明白为什么,事实上我认为应该把“前10%”换成“后10%”才更和逻辑。直到上完生涯规划的课程,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在中国,提到职业生涯,好像这是在工作以后才涉及的概念,也会有人认为应该提前到高考填志愿。但我要说,这个开端应该再早一些,从出生就开始也不为过。大学上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喜欢本专业,成绩不理想,于是开始出现厌烦情绪,越厌烦越不喜欢,恶性循环。但其实背后的原因也许并不是我们像想的那样。
生涯理论中,人们的职场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定位,适应,发展,转型,自我实现。
如果把大学四年定义为一整个生涯,想换专业表面上看属于生涯规划中的“转型”问题,但大量事实表明很多“转型”问题本质是“适应”问题。
从“监狱式”的高中生活突然进入“出狱”一样的大学生活,对于很多人,会感到无所适从。大学之前的生活都被学校和家长安排得非常紧凑,上了大学,猛地多出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安排。
毕业还遥遥无期,不能在心理上形成紧迫感。尽情玩耍吧,心里也不踏实,好好玩一个兴趣吧,也不知道怎样玩得更加专业,总之做什么都行,青春不就是挥霍嘛,反正就是不要学习,因此学习上不用心,上课不听讲,成绩不理想,这就很容易让人感到迷茫,就会把原因归结到专业上来,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或者不适合这个专业。
但事实上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你压根没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没有像高中那样在课业上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不是不喜欢专业,本质是不喜欢学习。当你没有在一件事情上下功夫时,你就不会从这件事情上得到积极的回馈,没有积极的回馈,就没有动力和成就感,学习和工作都是如此。
对于专业,当你用心去学习了,你才会了解这个专业的精髓。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所以,当你用心了解专业后,这时候你再去说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才更加正确。
对于学生来说,成绩就是一个最直观的检验适合与否的标准,当你能拿到一个好的成绩(前10%),很多人就会对自己和专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变得对自己有信心,对专业有信心,所以会选择继续留在本专业。
如果还是想换专业,这时候不仅会显得更加理智,也扫清了障碍。因为你已经对自己和专业有了足够的了解,依然坚持之前的想法,那很大可能是真的之前选错了专业,同时你也达到了“成绩前10%”的要求,可以开开心心的去拥抱理想的专业了。
所以,这个变态规定背后的科学逻辑就是,通过强迫你学习,帮助你适应这个高中到大学的这个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学专业的优势和精髓,从而消除原来错误的想法。
以此类推,初入职场的时候很多人也会面临适应的问题,不要首先想到转行,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再说,这个过程你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