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7岁中学生兰迪·加德纳在斯坦福大学睡眠科学家的督导下进行了一场科学试验,创下了264小时不眠记录,也就是11天不睡觉。
在持续不睡的第2天,他的眼睛停止了聚焦;随后,丧失了通过触摸鉴别事物的能力;到了第3天,加纳德变得焦躁且笨拙。
实验结束时,他已经不能集中注意力,且短期记忆力出现问题,变得偏执而且出现幻觉。
1999年,芝加哥大学的睡眠专家也对小白鼠进行了不眠实验。
在实验中,每当小白鼠快要睡着时,突然响起的音乐能让其重新保持清醒状态。小白鼠在这个环境里待了两周后死亡,并且在其死亡的前夕,科学家发现它出现了代谢亢进(甲亢)症状。
在这个症状中,生物体即使在完全静止的状态下也会燃烧大量的卡路里,这正是因为缺乏睡眠而引起的。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而且略带疯狂,但不可否认,缺乏睡眠造成的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亚马逊中国第三次“全国睡眠状况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成的中国人睡眠时间已不足8小时,近7成人通常在深夜11点以后入睡,且有超过6成受访者表示一周中超过6天都在熬夜。
《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显示,仅有5%受访者作息规律。中国年轻人已经把睡好觉当成一种奢望了。这个数据意味着着,熬夜的习惯正在社会当中疯狂蔓延。
但这现象却不是从古至今就存在的,也不是我们人类生而就有的生活状态。
据昼夜神经科学家罗素·福斯特的睡眠计量表显示,19世纪50年代,人们平均睡眠量达8小时,而在2000年后,每晚少睡了1个半甚至2个小时,这意味着我们平均的睡眠量只有6个小时。
不过短短50年,让熬夜现象变得普遍,让人不禁想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我们为什么要熬夜?
1. 名人效应+鸡汤
科比凌晨4点的洛杉矶,王健林4点的闹铃,5点的飞机,库克4:30的邮件,我只想问:大佬们,你们睡觉吗?
等等,还没完。
雷军3分钟的午饭,雅虎CEO玛丽莎一周130个小时的工作,百度李彦宏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
等你还沉浸在深深的震撼之中时,会有一碗鸡汤稳稳地送到你面前: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去奋斗?”
“看完这些大佬的日常,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拼一把自己的人生呢?”
“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了别人还在奔跑。”
灌完这碗鸡汤后,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发自内心地想要痛改前非,“既然大佬们都熬了,那我有什么理由不熬夜?”
但我们很少思考,能做到高效率的人毕竟少数。我们过于关注他们起床时间的早,却忘记了思考他们睡觉时间可能并不晚,且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休息。
这种鸡汤灌的就是:谁睡得最少谁牛逼,谁加班时间持久谁牛逼。
并非是鸡汤有毒,那些语句和事例确实能够激励人、点醒人、使人反省,但与此同时带来的可能是一种对现今自己生活状态的焦躁和埋怨心态,以及一种认为投入越多时间就可以收获更多的想法。
有的人当年熬一熬,也许就成功了。但有的人熬一熬,可能也就掉线了。
成功确实需要自身的努力以及大量时间的投入,但是并不等于无节制,无意识,无效率的消耗自己的生命。再说了,康有为熬了那么多夜,不还是没考上状元吗?
2. 竞争的激烈
其实,很多人知道熬夜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很多时候也无可奈何。
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成人面临的压力与竞争更加严峻,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数不胜数。
2016年6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副教授、主任医师金丹,早晨被发现在宿舍内逝世,年仅45岁,据同事称其逝世前2天一直做手术到深夜。
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站台上突然晕倒,随后失去意识,经路人抢救无效后离世,据其多名同事所言,“金波工作比较拼,经常熬夜” 。
2017年11月2日,王者荣耀主播“孤王”因劳累过度猝死,年仅20岁。据网友称每次深夜里打开直播,基本“孤王”都在,他的直播时间是每天从0点~早上9点。
这一切都随着生命的消逝而终止,后果的根源都离不开:熬夜。
对于熬夜,我们没有理由再去忽视。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从进化的角度上来说,睡眠最开始可能只有一个简单的功能,随着演化的过程又不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1. 生理功能修复和细胞再生
假设在白天我们已经燃烧用尽了所有的精力,需要在夜里得到修复,更换,和重新生成。睡眠中的人脑主要负责自主神经系统的运转,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修复和再生细胞 。
经过睡眠这一活动,我们在白天所造成的损耗和带来的疲倦,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和修复。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睡好一觉后,人们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饱满;而在熬夜后会感到疲惫不堪,精神萎靡。
2. 大脑记忆巩固和整合
睡眠中的脑活动是巩固记忆和已学知识的必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受到他睡眠时大脑运转过程的影响。
早在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雄辩家昆体良就曾说:“在睡了一觉之后,之前无法记住的内容突然间就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
这也是我们常常会有的感觉:如果在学习知识与复习知识之间有一段睡眠时间,人们往往会觉得复习得更加顺畅,并且能理解得更为深刻。
同时,大脑处理和记忆增强了我们的创造力。
这个观点不无道理,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受梦的启发发现了苯环结构;匈牙利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思提·吉奥尔伊也曾言"当清晨三四点钟醒来时,我的脑子做了大量无意识的工作,而我的很多重大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
3. 大脑代谢废物和垃圾清理
睡眠有助于清除脑内代谢废物、从而恢复大脑活力。这种清理功能在睡眠时的活跃度远大于大脑清醒时。
在大脑清理的垃圾中,有一种叫做淀粉样β蛋白质----一种大脑始终会产生的蛋白质。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症。
对于睡眠,罗素·福斯特博士认为,睡眠可以比喻为从经济舱升级到商务舱,但它又没到经济舱升级为头等舱那个地步。最为关键的事是,如果不睡觉,就好比无法起飞。从根本上,也无法做成任何事。
莎士比亚也曾言:舒服的睡眠,才是自然给予人的温柔的令人想念的看护。
熬夜的危害远超你的想象
大多数人都知道熬夜有危害,却不知道熬夜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2015年《全球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平均上床睡觉的时间为0点32分。夜晚成为不少年轻人难得的休闲放松时段。
虽然0点以后才算深夜,但从内分泌角度来说,23点后睡觉就算熬夜。
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都在凌晨3点以前进行,因此23点~3点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尤为关键。过了这段时间,补睡再长时间,都难以弥补熬夜带来的损失。
当我们长时间缺乏睡眠时,学习能力、记忆力、情绪以及反应能力都将受到影响。
炎症、幻觉、高血压,甚至糖尿病和肥胖都与睡眠不足有关。
对于熬夜的危害这个问题,学界有着无数的观点。其中一种是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长期跟踪开始是健康的人群,研究睡眠习惯和疾病的关系。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以下情况:
1. 产生微睡眠现象
同时缺乏睡眠时,人会产生微睡眠现象,这种现象是非自愿,且不可控的。
据罗素·福斯特博士数据显示,31%的司机一生至少有一次在开车时睡着了。而在美国,在高速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10万起与疲倦、放松警惕和打瞌睡有关。
因此在睡眠不足时,人们的记忆力会变差,创造力降低,容易冲动,整体判断力下降。
2. 对外物依赖性增强
除此之外,大脑的疲倦,很有可能引发人们对药品、兴奋剂、咖啡因、尼古丁以及酒精的摄入。
尽管这些可能对大脑的疲倦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等于真正的睡眠。而且会危害神经活动的过程,包括记忆的强化和回忆。
3. 体重增加
同时睡眠也与体重有关联。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
如果每晚只睡5个小时或更少,那就有50%超重的可能。而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
4. 免疫力下降
缺乏睡眠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患病机率增加。也会引发内脏功能紊乱,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出虚汗,食欲下降、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5. 压力倍增
疲惫的人压力都很大,而压力会增加血液循环中的葡萄糖。当葡萄糖成为血管中重要成分时,身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因此,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同时压力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会升高血压。
因此,睡眠所带来的损害,并不只是人们所想象的引起大脑轻度受损那么简单,它可能带来的会是病痛的折磨甚至生命的代价。
会睡的人最健康
2017年10月2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三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昼夜节律分子机制方面的杰出贡献。
最常见的昼夜节律现象就是动物和人类的睡眠、呼吸等变化以及向日葵的转向行为等。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解释了许多动植物和人类是如何让生物节律适应昼夜变换的。
这张为比较典型的生物钟的特质表,可能略微的因人而异,但是大体上会遵守某个趋势。
一旦“生物钟”发生紊乱,人体就极易出现疲劳、发胖、失眠、恶心等症状。
简单粗暴来说就是:熬夜使我们变笨,使我们丑陋,使我们生病甚至诱发死亡。
不可否认,在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那些熬夜拼命并提高了效率,获得成功的案例,但是我们更应该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证高效率的。
而且对于那些成功例子,我们更应该学的是他们的努力和坚持的秉性,而不是浮于外在的熬夜行为。投入时间固然重要,通过睡眠保持自身的精力和注意力也同等重要。
在保证投入足够时间的前提下,想办法提高自身的效率要比不断的占据休息时间来的有效。
对于那些想睡,却又睡不着的朋友们,下面的"睡眠十律"可以帮助大家获得高质量睡眠,打败失眠狂魔,迎接美好睡眠:
1. 睡前1个小时洗热水澡
睡觉前泡热水澡,其原理是环境中的温度变低,身体中热量消耗较多,消耗到某种程度时,人就会感到疲倦。热水能让人的体温升高1度左右,洗完澡之后,人的体温会下降,恢复正常体温时,睡意就会来临。
2. 打盹要选准时间
在适当的时候打盹:7点~12点不能打盹,14点~17点适合打盹,18点~20点不能打盹。
3. 睡觉时关掉所有灯
睡眠中避免光线。蓝光会让人清醒,促进人睡眠的褪黑激素分泌减少,睡意减少。所以如果要睡觉,请拉好窗帘避免光线,如果早晨起来不够清醒,打开一盏灯吧!
4. 饮食有讲究
午餐吃蛋白质避免困意,晚餐吃碳水化合物增加睡意。
5. 睡前来点运动
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依次紧绷、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注意与呼吸的节奏保持一致。连续15到20分钟有助于更快地入睡和保持更深的睡眠。
6. 植物药草有疗
帮助人们睡眠的两种植物——熏衣草和缬草。采用纯天然的薰衣草和缬草泡茶,可以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
8. 睡前不要喝咖啡或酒、茶等
咖啡和茶都有提神作用,减短深度睡眠时间;酒精虽然能加快入睡,也可以加深睡眠深度,但是容易使人睡觉过程中惊醒。所以睡前避免摄入任何可能刺激神经的饮食,喝一杯热牛奶是可以的。
9. 缩短在床上的时间
对于失眠者,应该限制呆在床上的时间,离开床就要尽量保持清醒,而上床就要尽量放松睡觉,保持这种习惯。
10. 重视打鼾问题
用润湿条减少口腔内软组织的振动,以此来抑制鼾声和改善睡眠(针对轻微打鼾者)。
很多人可能有自己的一套睡眠的技巧,甚至会有一些很有仪式感的东西来帮助自己睡眠,从保持令自己舒适的角度来说,其实也算一个不错的安慰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也是有助于睡眠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要想睡得好并不困难,就是一系列更为自律的生活习惯。所以,难点其实在于“更好的自律”。
2018年了,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作息开始计划。
参考文献:
[1] Morrison DN,McgeeR,Stanton WR.Sleep problems in adolescence[J].Am A- 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2,31(1):94-99
[2]张恒.人类生存极限有多大[J].科学大观园,2012(20):32-33
[3]《微型计算机》. 亚马逊中国发布2017全国睡眠地图[J].2017年 第11期:88-88
[4]徐伟.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
[5]吴燕京.睡眠中的记忆[J].百科知识,2013(01):11-12
[6]周芳. 睡眠时间与儿童期肥胖及相关激素的关系[D].浙江大学. 2008
[7] 刘贤臣,彭秀桂,郭传琴等.青年学生的失眠及其相关因素[J].上海精神医学.1995.新 7(3):189-193
[8]高莉.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身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 2002
[9][英] 尼克·利特尔黑尔斯.《睡眠革命》.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