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显然,卖时间是有学问的,在一开始就提除了“出售时间的三条铁律”:
1,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2,注重价值忽略估值;
3,耐心毕淑敏都重要;
并且,有买就有卖,如果你是一个购买时间方,你应该如何应对,要有怎样的方法论。
个人商业模式升级的路径。
首先,我们的时间能卖出去就不错了,找工作真的很难啊,尤其是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升级个人商业模式的方式,可信只有一个——如何讲自己的单位时间出售更高的价格,有些人读完大学考研,博士本质上就是为了毕业以后让自己的单位时间出售更高的价格。文凭对于薪水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正向增加的。
事实上,整个社会的角度望过去,那些最终能使个体单位时间售价更高的专业,学费更贵,获得认证的难度更更高,比如医生律师。还有很多,比如新东方厨师学校就比新东方英语学校的学费高很多。
在这个阶段,很多人最终做出了被证明为“不明智的选择”。把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与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直接挂钩,于是,开始不由自主的采用两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
磨洋工
喊高价
收8小时的钱,干2小时的活,就等于直接把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抬高四倍;跳个槽,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得更高薪水,(不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薪水)也等于是提高了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
几个月一两年看似乎是占了便宜,并且很多人会因此洋洋得意;长期来看,显然是不明智的,道理很明显,你见过一个靠磨洋工和喊高价获得财富自由的吗?更重要的是你在洋洋自得磨洋工喊高价的同时把自己成长的机会全部扼杀了。
至于该不该跳槽,我的回答是:看情况。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能力也千差万别,如果说有什么参考标准的话,这一条非常重要:
我现在的工作能不能让我获得成长。
这么一个简单的标准就能够分辨出是为老板打工还是为自己打工。
为老板打工的人在乎的是拿多少薪水,至于这段时间内有没有获得更多价值是不关心的。而为自己打工的人更多的是在意自身成长,这样才配得上自己付出时间的“报酬”。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传递的观念:注重价值,而不是价格(估值)——投资还是打工,道理都是想通的。你的时间价格,和你的时间价值,就是很难统一的。在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你拿到的薪水,(别人给你的出价)只不过是一个估值,有时候高过你的价值,有时候低过你的价值。绝大多数情况是不相等的,所以一味追求高估值,事实上就是不合理,是在追求不可能的结果。
当我们感觉自己的价值被低估的时候,其实没必要郁闷,调用元认知能力想想:“自己有没有被高估过呢?”肯定是有的,而且不止一次,那就没有可难过,郁闷,冲动的了,已经弄明白了:时不时被高估,时不时被低估是常态,估值正好估对了你的价值其实是不太可能的。高估你就开心,低估就骂街也不是正常人该做的事对吧?
得到和失去同样引发人们的情感波动,但后者浮动明显大于前者。
如果得到一笔巨款情绪喜悦波动是100分,那么失去一笔巨款的失落情绪波动可能是—120,或者—150分甚至很多。
这是我们的天性,对负面性息敏感,我们才活得更安全。
但是有时候这天性会让我们产生认知上的偏差。比如抛50次硬币全部正面,那么我们本能感觉第51次反面的机会会大很多。实际上这样的独立事件几率永远是50%。
面对低估高估也是一样,有概率思维的人会知道的。高估低估都是有一定几率出现的自然现象。
虽然道理简单,可观察下真实的世界就会“震惊”,“怎会有那么多人就好像从来没有为对方着想的时候呢?”甚至,你会发现:“啊?怎会有那么多人穷尽一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完全的一厢情愿的活着呢?”
还有一个事实,很多人从来没有认真想过:
你不断的成长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这是必然的。
一个老板给员工发薪水,通常都是这个行业的员工市场上的正常水平。因为如果过高,那么会导致企业成本过高,这个公司将没有竞争力;如果过低,人都跑光了,企业也就没人干活了。于是,基本上大家打工拿的都是“市场平均水准”的工资。高一点低一点就看老板大方还是小气。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市场这些拿“平均水准”工资的人,肯定有极少数顶尖人才,他们是被低估的那类,或者说他们更可能被低估。同样也有被高估而迟早会被淘汰的。
然而,跟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当他们发现自己被低估了之后,并不会因此格外难过,相反他们会高兴,因为那是他们成长的证明。甚至,换句话说,他们很可能把“被低估”干脆当作自己能力与成长的肯定,他们也清楚:
终将有一天,自己确定的被“过分低估”——那就是到了“该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时候”了。
我们已经弃绝了一个习惯——抱怨。思考质量与思考方式与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的你,从今天这个角度望过去,你是否能够明白呢?——很多人所谓的抱怨,根本就是一无是处的,甚至完全是空洞无物的,不应该存在的抱怨:
抱怨自己的价值被低估,只有两个原因,要么只是自己觉得被低估,本身就只有那个实力;要么就是不知道被低估是正常的,被低估正好能够说明自己可以干一番事业
“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我们可以推倒:
“同时给自己打工”不如“彻底为自己打工”……
整体上,这就是个反败为胜的故事。
我经常和周围的人说,这个世界有一类知识具有很特别的属性:
不可逆。——就是当你知道以后,你的世界就完全不同了,而且没有把法回到原来的样子。
比如当你知道“独立事件”之后,就不会在陷入“赌徒谬论”。即便前100次都是正面,也知道下次正反面的记录是50%。
如果当你知道“万能钥匙”后,碰到问题,就不会在纠结问题本身,而是去别的地方找钥匙。
同样,“为自己打工”也是一种不可逆的知识。一旦你知道后,就会彻底为自己打工,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突破过去的玻璃顶。
“你什么时候见过靠磨洋工,频繁跳槽实现财富自由的?”这杯后的原因就是:“按单价出售时间”总体上是不划算的。因为“单位时间内的售价”肯定是有玻璃顶的(一天一月一年的薪水不管多高都有个价格)。当然,绝大多数人都谈不上被那个玻璃顶压着。他们身处的地势太低。
不断成长的人,中奖遇到那个玻璃顶,直至“不得不”,“必须”,“必然”冲破那个玻璃顶,而在之前所有的努力,事实上都是为了那一刻在做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有些人选择是正确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明星企业打工,去大城市生活,那里能学到的东西更多,竞争更激烈,人就是这样,不参与竞争就会自然而然的亲相遇安逸,自然而然的停滞不前——越是年轻越是如此。
我在新东方打工的经历最幸运的是,那是个最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是优秀的明星企业,这样的企业特点就是人才济济。我一直觉得:
所谓的教育,耳濡目染可能比书本来的更直接有效。
见识决定境界——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反过来,只要是追求财富自由的人,最终就只能走到同样的一条路上:
先做自己的老板,而后通过日积月累的成长,逐步积累,最终获得“成为别人老板”的资格。
于是,同样的原则依然适用:
谁的时间值得购买?那些为自己打工的人。
因为那些为自己打工的人,总体上必然被低估。并且这事他们自己也知道。
于是,从开始就要想办法把自己先变成“为自己打工的人”。因为如此这般之后,你就很容易识别同类,在人群中认出他们,你要和他们做朋友,做好朋友,很好的朋友——有这样的朋友的好处,你早晚会知道的非常清楚的。
朋友就是那些我们愿意花时间经历,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情的人。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真正的好老板,永远不是用薪水去交换那些时间的——这是真理,铁律,不信你可以观察下。因为对于“很早就开始给自己打工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显然不是薪水。而且这些人中,有一小部分总会有一天终将“彻底只为自己打工”。薪水更不重要——不用薪水交换用什么?用“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所谓的老板,其实就是有资格批量,合理购买他人时间,而后以适当的价格把那些时间的价值再卖出去。
于是所有的老板都必然是销售,因为“卖出去”,“卖得好”才是根本。
上面的话重点就是——资格。
那些从一出道就开始从来不为自己打工,只为薪水打工的人,是不可能有做老板的资格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道理,于是也学者人家做老板,结局通常不好。最后他们其实也不知道自己那里有问题——没那个命吧。
不能给自己带的人提供真正成长机会的人,实际上没有资格做老板。
有能力给别人成长的机会,是很了不起的能力。
觉得这是个阴谋:
但凡生活中真正有用真正不可或缺的技能,学校里貌似都不教,一般都叫不明白,甚至教坏。比如:理财。健康,性生活,婚姻,识人……我怀疑学校故意的,他们想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真幸运,这点上他们得逞了。
事实上这个能力确实很难教授,不过我有个屡试不爽的窍门:
想办法与对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长。
只是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安庆稳固的不二法门,幸福感源自:“与我正在生存的整个世界有这紧密的联系”。而“与之共同成长的人”,很可能是我们与整个世界的“最强联系”,成年之后我的择友有个原则:
只跟家庭和睦的人做朋友。
这道理简单,对家人都不好,能够对谁好?再仔细观察这些人都是跟家人共同成长的,在这方面的精力花费格外多。而同共同成长也是对亲人朋友最有效的相处方式。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经验经历,你自然懂得如何给自己最重要的人提供成长的机会,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就会很多人“自然而然的”跟随你——而然你跟那些装模做样做老大发号施令的人不一样,你喜欢那些终将冲破玻璃顶的人,支持,鼓励,怂恿他们冲破玻璃顶,到时候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