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师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有本书名叫《童年的消逝》,跟他另一本著作《娱乐至死》一样,目光都放在了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讲述了电视等媒介大局入侵生活,吞噬了童年的大多时间,造成“童年的消逝”。
波兹曼的不知道的是,到了如今,网络就早远远超越了电视的地位,小朋友餐座上人手一部平板的画面已经是常态。消逝的何止童年,青年都在网络媒体都被掩埋,成了朋友圈的段子跟自拍。
《房间》
电影改编自爱玛·多诺霍的同名原著小说,讲述了少女被人所骗,之后被囚禁在一个小房子里长达七年,期间被犯人侵犯,生下了一名男孩。电影一开头,就是男孩的五岁生日。
母亲乔伊就这样跟孩子杰克相依为名,终于开始告诉孩子事情的真相。但是孩子过去四年所形成的世界观岂会一下子崩塌?电视里的山和海都是假的,它们都太大了,不存在这么多空间,世界就是自己所居住的一个小房子。
母亲开始想办法逃出去,但是要儿子配合,期间孩子吃了很多苦头:让杰克装死。
杰克在卷席中扭出来,第一次见到这是世界的那一段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画面棒到不能呼吸,言语不能形容了,大家看到那一段的时候一定被震惊到。
成功逃出来的两人在医院接受检查,从这里电影就开始第二部分。朋友表示看简介还以为是一部逃亡的电影,看到后面才惊觉,好戏在后头。
一个人被绑架了七年,再重回世界真的这么简单吗?
一个人生前四年都在阴暗小房子度过的小孩怎么面对这个世界?
全副武装因为杰克缺乏免疫力,是“暗室的花朵”
那些讲述好人跟坏人之间斗争打架的片子都难免过旧,分分明明的正邪,总让人觉得没意思。发人深省的往往是一般人与一般人之间的碰撞跟矛盾:乔伊回到家里,第一顿晚饭就跟父亲起了争执。
父亲很是高兴女儿回来,但是,“你能接受女儿被拐走七年,然后带着个孩子回来吗?那孩子流的是绑架犯的血” 乔伊父亲根本无法面对杰克。前天看文章,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最强的负面情感是羞愧(shame),乔伊父亲或者就是羞愧。
完了跟母亲吵架。往往有种错觉,英文中感情的爆发比中文要来得猛烈的多:I am sorry. No! You are not sorry。
乔伊母子归来,全城焦点,新闻媒体挤个水泄不通。这里插一句话,大多数受害者获救归来后,面对纷至沓来的记者,不少人会觉得被消费,被戏剧化,新闻化。人们追捧热点的诚心往往高于对当事人关怀的诚心,或者两者被糅合在一起了,难以分辨。这热诚分分钟给当事人第二重伤害,比如杰克见到那么多人在喧哗,吓得紧紧抱着妈妈,乔伊等人也快步走进屋子,拒不接受采访。
过了些日子,算是安定下来了,乔伊才接受了一次采访,问题问得很人性,也让乔伊恍然大悟:我的孩子没有童年,而我有机会给他一个,但我没这么做,而是理所当然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就像主持人说的,这是一种终极牺牲的选择,就算不采取也无可厚非,但是纯粹从孩子成长,孩子利益上面看,到底哪个做法才更值得去采取呢?
电影最后大团圆结局,杰克融入生活,两人还回去房子做了道别。回到本文开头,童年到底有多重要?小编觉得起码值得我们花心思去重新修建,无数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童年对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当初什么种子,长大就是什么样的一棵树。童年,从来都是值得守护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