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具体的。
如果想成长但又不知道往哪里走,那就回到具体的地方。
霍韬晦教授在《人生的平台——专业之外》中提到,“弄清楚你现在的怀疑、困惑、障碍、辛苦是什么,问题的产生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一定要先认识自己,不要离开自己来谈问题,更不要抽象地、空洞地讲目标、目的。那些只是空话,说了等于没说,根本不能帮助你。”①
霍教授说的是“真学习”。
看回自己,酷似在透明玻璃前不断碰壁的蜜蜂,是“假学习”。
我18年左右开始读《论语》,读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像烧一壶永远没烧开的水,烧一会,停一会,断断续续,收获感极低。
问题在于,我傻傻地坚持用朗读的方式读论语。
一开始,想的挺简单——先把文本读熟。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先注重读书的遍数,后续再深入学习。
然而,多年来就没有迈过第一步。
具体的情况是:
我在朗读时,脑海中不能瞬间浮现这一句的意思。这挺正常的。说明掌握不到位,需要放慢速度,加深学习。但我为了保持连贯的朗读,掌握不到位的地方不停顿、不细究。结果就是,这次把握不到位的地方,下次依然存在。
其实,论语不是我们惯用的日常语言。所以,即便学习过,但不熟透的情况下,需要在脑海中经历“翻译”,翻译成自己理解的语言。
为了保持朗读的连贯,这种“翻译”被迫中止。就好像,一个练习驾驶的人,刚能磕磕绊绊倒车入库,就被要求在30秒内顺畅完成这个动作。
这是极不合理的!
之前,我让这种不合理在自己身上持续反复发生,损伤读书学习的兴趣。
核聚老师在《学习,是很容易造成悲剧的》中提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问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这是一种高强度的元认知。”②
最近,我换了一种方式读论语。
因为,比连贯更重要的是理解。
而对文本的理解,不应该是模模糊糊的评价,应该是清晰的判断——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读一句,把这句话用自己的话语说出来。如果说不出来,那很好。正好说明对这一句的记忆和理解不到位,可以查漏补缺,重新学习,再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参考资料
①弄清楚你现在的怀疑、困惑、障碍、辛苦是什么,问题的产生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一定要先认识自己,不要离开自己来谈问题,更不要抽象地、空洞地讲目标、目的。那些只是空话,说了等于没说,根本不能帮助你。
《人生的平台——专业之外》,霍韬晦教授,P25
②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问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这是一种高强度的元认知。
核聚,《学习,是很容易造成悲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