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2
阅读《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之《谈积极》。
阅读,不仅仅是暴露思维的暗狭,有时也暴露心智的软弱。
在《谈积极》中,就感受到思维和心智方式受到了一种检验。
在这封信中,郝老师以两个实习老师面对工作不顺时的抱怨,愤懑,悲伤的情绪反应,来谈积极和消极的思维模式的内在依据,以及教师如何积极行动。
1.积极主动,是选择的自由
郝老师分析,抱怨他人,环境,基因,心理,都是一种消极应对而不自由的表现,本质上是一种外界环境决定论,是放弃人的选择的自由。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伟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应当是积极主动。
把一切都归咎于他人和环境,实际上是把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拱手相让,而积极主动的人,在认清客观环境不可改变的同时,把握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而在积极主动中创造自我。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的弗兰克尔可以幸存下来——“他强大的内心力量可以帮助他实践自己的选择,超越纳粹的禁锢”,因此,他也享有更伟大的自由。
2.教师如何积极主动?
郝老师一句话,体现了深刻的洞察:“真正伤害你的不是行为,而是你对行为的理解与认识”。这对于构建阿德勒所为的人格也是如此。同一件事,甚至同一次失败,有人饱受了心灰意冷的绝望,有人却看到了改进重生的机会。对于教师而言,碰到不顺利的情况太多了:学生不听话,家长不配合,或者同事领导不理解……可是这个时候,你的选择是什么决定了你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选择了抱怨,那就是让自己被时间,他人,环境所控制乃至奴役。选择了奋起行动,那就是通过找问题,多思考,勤实践来改善自己。哪一种自由更充分呢?
这不也就是郝老师前天授课说的,对过去的重新解释吗?
近几天,就碰到了这样一个不顺和选择的危机。学校安排和另一位交换流动的老师一起同课异构,但是那位老师,却在不同我商量,不顾我的意见,直接定了课题,而且将我预定试讲的班级提前抢走。事后我非常的气愤,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位高级职称的教师的行径!这种愤懑,持续了两天,但是,我最后还是冷静了下来,看到这封信,我更加清楚了:我无法改变这个既定事实,也不能改变她的行为方式,但是,我可以选择的是,竭尽全力,排除困难,充分备好课,在下周展示我的风采,即可。
在s中交换的这近一年来,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一个老师将关注点放在自身专业成长而不是一味埋怨环境时,师生关系,教学质量也会逐渐改善,变化”。
Kelly Clarkson的那首Stronger此刻在我心里时时回想: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那些无法毁灭你的,终使你强大!只有积极主动,方能彰显人生命的力量!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工作亦是,生命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