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面包店关门了。
其实也是有征兆的,过年前就断断续续的营业。一直以为是老板要照顾怀孕的老板娘,但是昨天看到了他们的招租启事。突然好难过,再也闻不到他们家独有的面包香味了。
很久之前,我在微博看到一个帖子,叫“味蕾记得我爱你”。我在评论里看到了几百个故事,每一个都暖到了心里,本来已经淡忘了,今天却又想起来了。
是啊,时光可以淡忘聚散离合的人间烟火,却忘不了酸甜苦辣的味蕾记忆。
饿的时候炒饭的香味,悲伤的时候巧克力雪糕的甜味,冷的时候胡椒汤的辣味,你还记得吗?就算心不记得了,但是味蕾记得。
小时候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是不允许我放学吃面包的,因为吃了我就不爱吃晚饭了,但是我对面包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总是吵闹着要吃。每次奶奶到幼儿园接我放学时,都会偷偷带上一个酥皮面包。她一手拿着我的小书包,一手牵着吃面包吃得陶醉的我,往家里走。奶奶已经离开我很多年了,她慈祥的笑容我都快记不清了,但是每次咬第一口酥皮面包的时候,我都能想起当年奶奶是多么的疼爱我。
上了小学,每天周而复始的读书学习,最期待的就是每个周六和爷爷去老茶楼喝早茶。老广州都爱一盅两件,爷爷也不例外,他喜欢普洱茶。我呢?小小年纪就爱吃肉,所以每次必点干蒸烧卖,排骨凤爪,牛肉拉肠,艇仔粥。
爷爷是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去世的,他大病前的几个月,明明已经感受到身体不适了,却还每个周六坚持带我去喝早茶。我还记得,最后一次喝早茶那天,我蹦蹦跳跳跑去敲爷爷的房门,拉扯着叫他起床,根本没留意到他憔悴的脸色。爷爷挣扎着起床,对我笑笑说起晚了,而我在一旁支支喳喳地说我今天要吃的东西……
老茶楼早就被拆了,重建成一个大商场。长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去喝早茶,我害怕吃一口干蒸烧卖都会哭。后来,全家一起去新开的一家广式茶楼喝早茶,茶楼独有的氛围,广式点心的味道,记忆中爷爷的笑脸浮现在脑海。他是有多爱我,才会在病中挣扎着带我去喝早茶。
我哥比我大14年,对我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很宠爱。我的发育期是在初中,那个时候很爱吃,每次放学都要吃一块蛋糕喝一瓶牛奶。那个时候菜市场入口的那家蛋糕店总有哥哥的身影,他每天下午都会去蛋糕店给我买一块巧克力蛋糕和一瓶牛奶,等我回家吃。巧克力蛋糕的甜味,就是哥哥爱我的味道。
人生的第一次寄宿是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是全日制封闭式管理,明文规定是不让学生叫外卖的,特别是高三的学生。高一的时候因为初来乍到,也很乖,所以都是在学校食堂吃饭。下课铃声一响,就是一群人跑出教室直奔食堂打饭,因为去迟了,就要排很长的队,还吃不到好吃的饭菜,所以感情好的同学之间都会帮忙占队打饭。学校的食堂总是弥漫着一股独有的味道,酸味里面还夹杂着其他无法形容的味道。
高三的时候成了“老油条”,胆子大了就会在各种老师的眼皮底下偷偷订外卖,然后左闪右躲到操场边上的栏杆处取外卖,那个时候最喜欢的是阿婆的糖水、顺记的捞面、唐潮的快餐。这种冒着被处分的分享拿到的外卖,吃起来也格外的有味道。
前段时间回了一趟母校,一路走过,幸运的是那些店还在,叫了一份捞面,再买了一份糖水,还是熟悉的味道。去食堂走了一圈,独有的味道一下子泛起了记忆的涟漪,那是我们笑着闹着跑去食堂打饭的美好回忆,那是害怕却又刺激的拿外卖经历,是那段努力拼搏的青春日子里最有色彩的片段之一。所有的味道告诉我,那是旧时光对我的爱,也是我对青春的爱。
大学和高中就不一样了,想吃什么没人会管你,选择也很多。我去年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为止我都很怀念学校食物的味道。还记得我们宿舍四个人,都喜欢学校中区一楼食堂的剁椒鱼头,喜欢东区二楼食堂的黑椒鸡扒饭,喜欢学校综合楼的牛杂、手抓饼和寿司,喜欢学校书吧的地狱拉面、奶茶和各种小吃。我们总是在没有课的日子里,四个人一起去吃爱吃的食物。
相信每个上过大学的人都有过偷偷在宿舍打火锅的经历。每逢一些特别的节日,例如宿友的生日,我们就会叫上另外两个朋友,六个人一起在宿舍打火锅。我们会去买各种的食材和火锅底料,回寝室关好门,整理好各种食材,打开电磁炉,把原料都放进去煮。我们六个围着小锅热气腾腾吃着,窗上我们的影子被蒸得晕开…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火锅。然后还会精心准备一个大蛋糕,一起过吹蜡烛过生日,每到这种时候,宿舍里都会弥漫着朋友间浓浓的爱意。
美好味道的记忆枷锁,我愿意被禁锢一辈子。
写完下楼,发现有人在面包店前看招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