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默尔博士说:我的教学处于最佳水平时,我就像一只牧羊犬,不是那种细致的、毛发蓬松和可爱的类型,而是那种专门在野外赶羊的苏格兰柯利牧羊犬。我在教室中的任务,相当于所想象的牧羊犬的任务。
学生一定要他们自己去喂饱自己——这被称为“主动的学习”。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随时处于饥饿状态,渴望被新知填充,而不是所谓最好。像一块干瘪的海绵,再多水分,也能迅速吸收,消化需要时间。毛主席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如果他们要这么做,我一定要把他们带到一个可以得到食物的地方:一本好的课本,一个预先计划好的练习,一个引发性的问题,一组组织纪律良好的对话。没有好的导师,再聪明的人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指南针往往比地图重要,老夜空的北极星,指引前行,别让孩子们误入歧途,迷失在城市森林里。带到有草的地方即可,无需指手画脚。
当他们已经知道在那个地方能学到什么知识时,我一定要把他们移动到下一个放牧场。老呆在原地,时间一长,只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事,而不想尝试新鲜事物。人挪活,树挪死,如果不做一些冒险,你怎么知道人生的无限可能,何况再好的地也经不起一直啃老本呀!无论这块土地多么肥美,前方总有路要走;没有见识和经历过的风景太多,绝对不能停滞不前。
我一定要把这个群体聚集在某一个地方,对迷路或逃走的个人给予特别的注意。总有人会看不清眼前的路,一不小心就掉到坑里。或许他们并不一定真的想逃离,只是不确定自己能否到达,与其最后透支,不如提前规避。只要我持续不断关注他,从前面拉一把,从后踹一脚,帮她跨过人生的坎儿。临门一脚,孩子经常会犹豫不定,担心失败了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乘其不备,踹!
在这个时候我还必须保护群体,使他们免受捕猎物带来的恐怖。死亡往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内心害怕的东西,很难自我摆脱,需要安慰陪伴,并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就是你知道他随时都在,值得信赖,可以托付。恐怖因为未知,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主要是内心的孤独无依。有犬陪伴,不离不弃,重拾信心和勇气,无惧路上的纸老虎
为了不让课堂涣散,牧羊犬早就会对不听话的羊犬叫、警告,而且常常足以及时阻止它们变得固执顽劣。20岁实习第三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直接跟班上的倒数第一干了一架。班主任说他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让我不要管他。怎么可以,不管如何,他都是我的学生,收拾他就是为他好!下课他的朋友跑来跟我道歉,我说我一点都不生气,只是做自己该做的。后来机缘巧合,碰见他聊了一下,原来他想最后一年才努力,彼此理解非常愉快。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实习期间最后三排清风雅静,不听讲都睡觉。
假若经过反复警告还有顽劣者不服管教,一意孤行,牧羊犬情愿让它面对野狼带来的劫数,也不会牺牲整个羊群。“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只是口号,没事儿喊喊就得了,不必太当真。若是舍弃整个羊群,只为特立独行者,才是脑子进水了。何况牧羊犬精力有限,追一只跑偏的羊,才是对整个羊群的不负责。
一只牧羊犬会心慈手软,而不是扮演老好人的角色,除非局面失控。没有谁能让所有人满意,我是来放羊的,不是来逗羊开心的,明确了这一点,安全和食物放在首位。忘了谁说的,以慈悲之心,行霹雳手段。牢记自己的任务,就是只是好好放羊,带领孩子来到更广阔的领域,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小心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