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况,出生于战国晚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传奇人物。
荀子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包罗万象,有儒家的礼教思想,有法家的统治术,有墨家的选贤任能,有道家的天地化生,有纵横家的因势利导,有兵家的用兵攻战。
同时,荀子也是秦后思想的起点。梁启超说,自秦汉之后,政治学术皆初于荀子。他有个著名的学生吕不韦辅助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后世所有的王朝骨子里皆是秦制,阳儒阴法。
既然荀子在历史上如此重要,也一直被视为儒家的代表,但是他的文章在儒家中地位并不高,影响反而越来越小,这是为什么呢?根本的原因在于荀子并不是真正的儒家,他的学术思想与儒家的正统观念格格不入。
正统儒家思想的起点是性善论,而荀子的思想起点却是性恶论。荀子很明确地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天性生来就是趋利避恶,追逐七情六欲的满足,碰到好的就要抢,碰到不好的就要躲,没有丝毫的仁义道德可言。如果完全顺从人的本性,那社会将是一个霍布斯所描述的丛林社会,一个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恶景,统治者必须对臣民化强制进行教育,化性起伪,用礼法道德慢慢转化人的本性。
随着时代发展,统治者对思想的禁锢越来越深入,原始儒家的思想和文章不断被篡改,成为了愚民的工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学说批判一切迷信和说教,自然不为想给自己涂脂抹粉的统治者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