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装修,我跟老爸跑上跑下地搬东西。每每搬完一件大物大汗淋漓,老爸都会说幸亏我在家,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用被汗水湿透的上衣擦擦脸,没有继续他的话,但心里却充满感慨,自己已经不知不觉间长大了,长大到可以作为家庭劳动力的一员了。
这种感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脑里,这证明我已经在自我独立这条路上一去不回了。当我面对一件事情时,我第一时间觉得棘手,心中会不由自主地想得到老爸的帮助,而我自己就可以默默跟在后面,觉得他足以伟岸到可以上天入地。这个不由自主的想法是基于我是在他的羽翼下成长的。但随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占据我俩的人生,我越来越依赖不得他。所以后来我再面对挫折或者挑战时,我脑里会蹦出另一个想法。那就是我已经在体力和智力上达到父亲的水平了,所以他能做到的其实我也完全可以做到。然后我就会试着去着手解决,最终会成长为另一个父亲。
父亲更多不是一个称呼,而是一个人生阶段。
这些年来的什么时刻让我在“自己已经是一个父亲”的自我认知上越来越坚信呢?幼儿园没有家人接送,和邻居的小伙伴们早上五点多起来去上学。三年级时自己骑自行车到镇上上学,我把自行车锁在从我的宿舍床位能看到的地方,有一天它不见了,我惊慌失措,在床上哭,幸而有个好朋友帮我告诉老师,后来老师帮我找回来了。再后来五六年级时学奥数,我跟老爸说和差问题、和倍问题时,他显得很不解。到了初中,我留在家里的时间更少了,慢慢的朋友更多地占据了我的生活,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大祸小祸,但老爸所知的只是我成绩还行,沉默寡语。到了高中,自甘堕落的生活到信念犹存的拼搏慢慢酝酿了我自己的生活、性格,而老爸越来越显得无力了,我会反对他的一些事情,虽然心里会内疚但从来没有服软。再后来读大学了,他只能送我到火车站,临行时急匆匆地买一袋面包糕点给我在车上吃。我不知道他送完我上火车回家时是怎样的心情,像我看不到他在无尽的路灯下孑然的身影。后来在学校,我时常惦记着他,电话却不常。偶尔一通电话,三五分钟又如何说得尽彼此的生活。
我越来越独立,老爸就越来越孤独。
养儿育女可能就是一场自我矛盾。你把他们养得越好,他们最后离你越远,但你又舍不得他们坏。我时常会思考这个矛盾,但始终找不到什么破解之道,唯有等待。但等待不一定都是有结果的。可能这就是成长的悖论,成长根本就是一场必输的交易。
昨晚一起看电视时,我说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重叠有八天的假期呢。老爸说那肯定回家啊,我买个月饼和你吃。我当时心里意外了。以往老爸很少主动叫我们回家的,反而会劝我们别回来了,山长水远的很麻烦。但这次却未走先留。
或许成长是一场终生的变化,年轻的我、年长的老爸都在经历。但时间却大不相同了啊,我们的终点一样,却又不一样。
唯有珍惜,唯有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