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8-18
理想,仍在梦开始的地方徘徊。
不情不愿
如果说这是一份总结的话,我是不愿意提笔的。总是觉得,总结的出炉就代表着这段岁月要被贴上标签封存起来——永远地一去不复返了。我情愿只是一遍一遍地感慨、一遍一遍地回味,那只是寂静夜空里的一个故事、故友重逢日的会心一笑和挥手葱茏时的轻声叹息。
从两个名字说起
回家的路上,我已经知道了学校下学期要建立辩论社和在论坛上开辩论版的事了,叫什么名字好呢?一提起这样的问题,就不由得想到辩论的意义和辩论的那段岁月所给予我的印记。在车上,一个又一个词从我的脑中闪过。所谓“勇士剑锋,文士笔锋,辩士舌锋”,舌锋社?辩士之家?又说辩论求的是真理,立的是正气,立言社?问道社?总觉得有些单薄,对心中的感觉把握还不够到位。神游之间,思绪渐渐地离开了辩论,想到了辩论队、想到了辩论史上那些鲜活的面孔,一个词浮出了水面:结芦。对,结芦社。
以“结芦”为名,取意有二: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草,这棵弱不禁风、渺小卑微的芦草因其思想的不辍之光而高贵,希望辩论、辩论社能够让胸怀理想、生活严肃、真诚思考的这些芦草们走到一起来,体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批判之立场、悲悯之情怀,并集结而成势、纠结而生力,此其意一也;陶渊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是隐士的风节,而我希望这些芦草结合而成草庐,这草庐虽然只是座草房子,却是一个任何专制和禁锢、世俗和庸常都无法进入的避难所、一个内在的洞穴、一个心灵的迷宫,在那里我们可以不理会现实的风雨,而和朋友们享受梦想和那庄严的美感,此其意二也。有些拗口,有些乌托邦,但心力笃然。
辩论版呢,最后想到的名字是“舌上春秋”,取的是春秋之苍莽厚重之感,版面说明是“学以知,思以悟,辩以明,论以弘”,是个人对辩论的意义的一点感悟。常言道厚积薄发,积累得还不够深厚,所以发了很久也发不出什么更高明的界定来,而那些投入沉醉的日子此刻竟都隐然失语了。
辩手与辩士
早说过了,辩论只是一种游戏,却不是用来玩的游戏。辩论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理,但这个“理”是真理的“理”,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理”。辩论虽是小术,却暗合正道。它根本不同于吵架或者争论,它是对真理的捍卫,所以,辩论者总有一种卫道士情结,真正之辩乃是堂堂之辩。
论语有言“君子衲于言而敏于行”,老子有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孔子诛少正卯的第一条罪状就是“言伪而辩”。当辩论一旦脱离了真理的依靠,它就将变成空洞而鬼蜮的语言游戏,魏晋清流空谈误国,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辩论的不同理解,造成了辩论者对自己的不同定位。以往我们喜欢将自己叫做辩手(更好玩的说法叫辩论员,好像和解说员一个意思),这无形中已经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游戏参加者的角色上了,于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纯以口舌之利、争一赛之长短,以纠人小错为乐、以取悦观众为荣……都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不可否认,对于舞台和电视,我们需要这样的效果,但如果辩论只是这些,它还是辩论吗?诚然,语言华美、仪表堂堂,但也仅此而已。看过之后,只剩下了笑声和只言片语的记忆。辩论不该是这样,辩论者也不该是这样。
真理的光芒和心灵的共鸣,才应该是辩论带给人们的世界。我们是健忘的,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忘记许多原本应该被记住的东西,我们常常会冲动以致忘却了理性和真实。需要有人来提醒人们莫忘了扣问灵魂,他就是辩士。
勇士剑锋,文士笔锋,辩士舌锋乃是世间三大利器,以空灵的声音与心灵沟通,这才是辩论。辩士是真理的捍卫者,以更高的视野去寻找启蒙之路;辩士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以理性和批判的精神去审视这个纷繁的世界;辩士虽是血肉之躯,却可以用不朽的声音去爱每一个人。真理尽管稀少,却总是供过于求。只有感情的投入,才会有最好的效果。没有模仿出来的胜利,没有装扮出来的成功,只有付出的汗水和真实的心灵才能带给人们永远的震撼。不得不说,经历了这些,自己对“辩”的理解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开始了一种类似使命的探求,突然感到“人文关怀”这个词实体化了、活了。
做一个辩士,并不那么简单。然惟有追求,方能让人成长。
走上赛场的路
有的人是无意间就走到那个最高级别的赛场上的,而太多人苦苦奋斗了太久却仍旧无缘那张入场券。为了这场比赛,华师等了太久,我们渴盼了太多。刚进校的时候,雀跃地为进入辩论界而不亦乐乎地比赛,院赛、校赛、市赛、省赛,一场场地比下来,却沉淀了太多比赛之外的无奈。
海峡赛的消息传来时,和朋友踌躇了很久。本都打算退出江湖了的,但是,终究是热爱这个游戏呵。全辩,这个在梦中萦绕了无数遍的舞台看来终究是没有机会参与了,遗憾长已矣,但是走出去在那么一个类似的舞台上和来自全国的辩友们交手是我们期待了多少回的机会啊。终究还是去了,一些期许、一些悲壮。
教练、领队、队友,讨论、模拟、换人,盒饭、咖啡、西瓜,焦灼、怀疑、等待。真正抵达赛场的那一天,有些恍然的熟悉和模糊的陌生。
比赛、交流、联欢,那些面孔那么触手可及,那种感觉那么泫然失真。也许投入的多了,都会有幻觉的吧。回来后,一股巨大的吸力,那些日子仿佛就迅速被抽走,成了凝固于某个位置的标象。但是,走上赛场的路上,我们学会的不只是辩论,我知道。
得到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别把辩论当回事”,一位前辈这么说。乍听这话,我很诧异。难道连他都已经这么玩“辩论”不恭,不再热爱和痴迷于辩论,辩论不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了吗?后来我才了解到,他的意思是不要执着于从辩论得到了什么。辩论的岁月注定只是几个爱好者眼中的回忆。
因为辩论能够比较集中地体现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和仪表风度等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正好符合了人们对新世纪人才的要求,所以一度被认为是当代大学生展示才华的“奥运会”,不少青年才俊因之声名鹊起,然浮躁之风也随其利而日盛。其实,辩论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意识、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给不了你任何“实在”的好处,即使给了你一些“外在”的东西,很快你就会发现,那些都只是泡影。所以,淡然些吧,用心记住那些它给你的内在的东西,那才是你应该得到的东西,从辩论那里,拿走并且只拿走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从辩论中,我得到的是态度、是友谊、是青春岁月里永久的印记;我投入的,是整个年少的心气。那些传说和嘘唏,也许会随着倒走如飞的时光而淡去,但不会散落。
舞台
这是一个舞台,旋转的速度让你难以想象。不过三两年的工夫,原有的主角就会失去他们的光泽,迎来偶像的黄昏。因为太多、太快了,只有最新颖、最特别的才能被人们铭刻。英雄迟暮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只是时代的必然,每每想来,不免有些许的悲哀。我们一次次送别旧的英雄,我们一次次迎来新的梦想,大概这就是辩论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两年”。任何新奇、特色,只要几次,立即审美疲劳。难怪那些成名辩手无不急流勇退,因为超越自己远比战胜自己困难。当一个高峰树立,夕阳西下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这个舞台没有永远的王者,因为它只是一个中转站,并非一生的事业,只能成为你不灭的记忆。镁光灯的闪烁只是瞬间,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对理想的执着才是永恒。这的确只是一个游戏,但正因如此,为它的付出才显得那么值得。在这样一个追逐喧嚣与利益的时代,为了梦想的付出才那么宝贵。
这不是结局,而是开始。因为它是开始,我们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