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可现实的情况又如何呢?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科目的不断增多,时间越来越紧迫,语文是最容易被轻视的学科。
“语文,不就是会认一些字嘛。没必要下功夫去学!”家长如是说。
“语文,漫无边际的。要学好,耗时、费力不说,见效还很慢。”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学语文,很简单啊。能认字、会说话、听得懂就行了。再说,考试也不考课本上的,学不学还不都一样?”许多学生这样说。
面对诸如此类的各种“优待”,语文老师要想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就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想办法,让学生轻松学语文,从而爱上语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逢遇到初中新生入学,我就不惜花一周的时间,利用学生对新学校好奇、新鲜的心理,尝试对学生进行语文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观,让学生逐渐喜欢语文课,轻松学习语文。
一、熟悉新环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七年级新生来说,新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充满了好奇。能尽快熟悉这个他们将要生活三年的大家庭,是所有人的愿望。那么,学生要熟悉些什么呢?
1、看校园,说见解。
开学后的第一节课,是带学生们“参观新校园”。从气派的学校大门口开始,在我的带领下,大家如观光旅行团一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宏伟壮观的教学楼,宽阔平整的操场,绿树环绕的内院,缓缓流淌的小河,干净整洁的宿舍,秩序井然的生活区,还有音乐室、美展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各个功能部室。一路上,学生们情绪高涨,喜笑颜开。说着,笑着,走着,看着。
来到教室,从正面黑板上方的班训开始,熟悉班纪班规、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到介绍我校的校训、理念、目标以及我校的办学思想……这样学生既了解了学校的外貌,也渗透了学校的内涵。
我一边当“导游”,一边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你喜欢这个新学校吗?最喜欢哪个地方?你对哪个地方印象最深刻?有什么愿望?……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毫不保留表达着自己的见解。这样,大家不仅很快熟悉了学校的新环境,也在交谈中互相熟悉了同学和老师。
2、认同学,谈交往。
我校属于旬阳的边远学校,新生来源于相隔遥远的六所小学,,加上大家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有的还是第一次离开家到学校住宿,农村孩子大多纯朴善良,街道、公路沿线的孩子大多任性、霸道。来到新学校,许多学生开始互不相识,非常不习惯,有的甚至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往,着急得偷偷抹眼泪。针对这些情况,我给入校新生上的第二节语文课就是“认识新同学”。
认识新同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自我介绍,可以说说你的姓名、住址、爱好、优缺点等,或者用你的笑语、歌声、幽默、智慧,真诚地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可以互相介绍,向不认识的推荐以前认识的“老”同学,说说你推荐的理由;还可以介绍你最近结识的新同学,说说你眼中的“他(她)”;可以介绍人物的外部特征,让别人很快记住你;也可以让同学分享你的快乐和烦恼,甚至痛苦,让别人了解你的内心世界……课堂上,大家可以自由选择介绍方法,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每个学生都踊跃介绍,积极参与,很快大家就熟悉了。
同时对部分学生的烦恼、困惑或者痛苦等问题,老师给予正确引导,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其迅速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可以说出你的烦恼,让其他同学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除烦恼;可以写烦恼,通过写日记、写信等方式释放困惑,乐观面对;还可以寻求帮助,求助家长、同学、老师、朋友等等。
这样的语文课上,介绍认识、互相了解是途径,锻炼口语、提高能力是目的,帮助他们化解烦恼是又我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这“一箭多雕”的事情又有谁愿意拒绝去做呢?
3、识老师,谈印象。
记得有一年带毕业班,有个学生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捣乱,当时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后,他主动勇敢地当着许多老师的面给刘老师道歉。可是,一开口,就语惊四座:“雪老师,对不起!”(此老师的小名叫“雪”,平时年龄大一些的老师都这么称呼。)事后,我了解到具体情况: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再说学校那么多老师,开始时老师也没有自我介绍,况且刘老师代他们的课还不到一年,闹出这样的笑话也就不足为怪了。思考过后,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抓住每一次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责无旁贷。
新学期,我校教师增至62人。对于七年级新生来说,要认识他们,过程是漫长的。也许三年以后,到初中毕业,有的学生还认不完老师。那么怎样让学生尽快认识老师呢?这是第三节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和所有的课任老师进行沟通,建议他们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先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简历、家庭,也可以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可以是童年趣事、求学往事,或者和得意门生有关的故事,还可以是自己的困惑、理想等等。学生对老师的自我介绍很感兴趣,一节课认识一位老师也就很容易了。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出击,去接近老师,认识老师,了解老师。除了科任老师,学生要认识其他老师需要的时间也许更长。我引导他们从认识学校领导开始,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团书记,继而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后勤管理人员,如宿舍管理员、图书管理员、门卫、炊事员等,最后是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科任老师。引导他们去观察,去访问,去了解。
同时我要求所有学生每天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了解到的新情况,谈谈对老师的新印象。并指导大家认识老师,以礼相待;了解老师,体会辛苦;尊重老师,赢得尊重。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合作,资源共享。一周以后,经过检测,学生们不仅认识了学校所有的老师,而且还知道老师分别是干什么、教什么科目的。老师们也连连称赞我班的学生有礼貌,机智聪明。那一刻,我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体会到只要用心,语文老师也能做到事半功倍。
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玩得高兴、学得轻松;老师导得有法、教得快乐。有这样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只是看一看,说一说,观察,认识,了解还不够,作文可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啊!我怎么会丧失良机呢!
二、抓住时机,激发写作兴趣。
有了前三节课的良好基础,语文课的第四节课---写作课,便“水到渠成”了。
1、写美景,抒发真情。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宏伟壮观的教学楼,宽阔平整的操场,绿树环绕的内院,缓缓流淌的小河是美;干净整洁的宿舍,书声琅琅的教室,秩序井然的生活区是美;老师的关爱,同学的互助,文明的举止还是美……其实大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可是许多美景都是稍纵即逝的,大家愿意把你看到的美景珍藏起来吗?”作文指导课上,我的导语也流成了快乐的小河。
“当然愿意!”“太愿意了!”学生齐声欢呼。
“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想到的,但一定要说真话,抒真情。能做到吗?”我追求真诚,作文也一样。
“好!”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快乐。
于是,《走进新学校》、《美丽的教室》、《我爱你,桂花树》、《我喜欢的新老师》、《助人为乐的新同学》等一系列优秀习作应运而生。
2、写自己,诉说心情。
“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令人憧憬的初中校园接纳了你,许多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将与你共享三年快乐美好的时光。大家都渴望早点了解你呢,写出你的简介、你的兴趣爱好、你的特点,展示你的快乐,诉说你的烦恼,让大家分享吧。”我希望我的开场白能给他们以点拨和启发。
果然,以“这就是我”为话题的作文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内容充实,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自然与真诚。
于是,我快乐着学生的快乐,牵挂着学生的烦恼。
于是,我也让学生分享着我的快乐,想方设法排解了学生的烦恼。
结果,学生喜欢上写作文了,和我也越来越亲了。
虽说“生活即语文”,可是,学习语文要是离开了文本,如同马儿离开了缰绳般会迷失方向的。所以新学期帮助学生认识语文,明确目的和方法,势在必行。
三、树立大语文观,掌握学习方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写在前面》既是本册课本的一篇引言,也是一篇经典美文。借助这篇美文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掌握一些常用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我新学期第五节语文课的目标。
“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生动优美的语言向你展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这芳香,让你尽情享受;一次次综合性学习,又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它告诉我们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丰富多彩,学习课本就是学习语文。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有在生活中学语文。一个提示,一篇课文,一个问题,就是千里之行的一小步,生活的广阔天地有无限风光在召唤着你。”它告诉我们语文的含义和外延:生活就是语文,学习语文也离不开生活。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在旅行中,你将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这里,我们看到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语文课程应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我们也明确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推动语文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是开放的,灵活的。
“为了用好新课本,你也许需要进行一次语文学习的‘革命’---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初步讨论,学生达成初步共识: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觉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探究学习,就是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它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将主宰整个教学过程。
纵观这五节语文课,无非就是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钻一钻,但目标不同,学习方式也就不同。其实我们的语文课不应该是这样的吗?老师只注重组织和引导,学生意犹未尽、乐在其中。
把学习语文当成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我想也许这就是爱语文的缘故吧。
当然,要想让学生对语文保持浓厚的兴趣,仅靠入学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不断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善于钻研,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