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里程”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热爱阅读的二宝妈妈彩云,育儿路上与你同行。
今天我们的育儿话题“用爱管教”,父母通过温和、关切的关爱,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学会自立。
在我们突破养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和孩子共同来完成。
用爱管教
教导R=TLC 达成约定 坚持执行
R=责任 Who 谁 发现优点
T=思考 What 做什么 确认需求
L=爱心❤ When 什么时间 结果
C=自信 祖母规则
定规则
记得女儿上一年时,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学习了定规则,然后马上开始践行。
当时刚好赶上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客厅看电视,家中的规则就变成了,给女儿定规则,所有的人都是监督者。
最后,小伙伴们猜猜怎么样了?
不用动脑筋,这个规则实施的不顺畅,因为实施的过程,不是给孩子定了规则,就一劳永逸了,关键在于,父母和孩子一起来践行。达成协议,共同践行。
创造物理环境
最为罕见的例子,在家中孩子放学回家,我们希望孩子专心写作业,然而我们家长坐在客厅看着电视,还高声阔谈。孩子在书房自然是坐不住的,就会好奇走出来,一会儿出来倒水,一会儿出来上厕所。
那么孩子学习是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起初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写作业,但是绝对不是站在孩子背后进行监督。
放下手机,陪伴孩子
我的好朋友罗姐,他的春儿上初中,孩子说:妈妈,我读书,你却玩手机。为了让孩子专心的读书,她放下手机,陪着孩子坐在书桌旁,一起阅读。一个学期,罗姐陪伴孩子,自己阅读了15本书。
其实讲道这里,手机已经是我们身上的“器官”一样难以割舍。我的二宝也会讲:“妈妈,你在陪我读书时,能不能不看手机?”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妈妈深度觉知,回到家将手机放到“养机场”,陪伴孩子阅读完绘本,写完拼音后,自己开启自我学习。
我和小太阳写作业,两个人一起坐在小书房,妈妈的我左手写着拼音,二宝右手在本子上描拼音,边念边写。
如果妈妈的我,在旁边打电话。二宝就会抠抠铅笔和橡皮,看妈妈做什么,他也模仿着找电话打给他的小朋友可可。
最有效的养育方法是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到,父母学会解决问题,目标是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思考问题。
践行过程中达成约定,不管父母给孩子制定什么学习计划,彼此约定,共同监督,去落实。
不要批评孩子,不贴坏孩子标签,要解决行为问题,提前计划。坚持执行,如果孩子没有任何努力,父母需要认真考虑孩子的情感想法和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回到最初的状态,父母需要认真聆听。
“祖母规则:先工作再玩耍。”
在家中我也是这样要求二宝,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个思维:如果刚好放学遇到了小朋友,那么规定玩耍时间20分钟,然后回家安心写作业。
其实在我们育儿的过程中,用爱管教孩子,同时也是促进孩子学会自立。从而培养孩子自立的人格。
父母如何教他处身立世,自立的能力的掌握很重要。
气质和性格就构成了我们的人格,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是否自立?
没有爱没有规则属于〖放纵式养育方式〗,用爱养育,给他一个温暖的有反馈的教育。
大家喜爱的歌星张国荣在家中是老十,因为在家中妈妈没有得到爸爸爱的滋养,内心中有抑郁症。
他的妈妈生下他时,他的九哥刚好生病走了,其实香港人是很迷信的,妈妈对待他的态度是冷漠的,缺乏爱的养育。
以至于他认为他在家里是空气,他长大后就是想得到妈妈的拥抱。在他的奋斗生涯中,他不断努力去获得社会的认同感和接纳的感受。
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爱的养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多么重要。
教养方式实际上是人格的养成。
看到一篇报道,一个女孩和记者说:在家里没有人表扬我。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你从来没有关注过我〗”那一天她是服下三瓶减肥药,吃了花生才咽下去。说出了她内心的感受。
经过抢救在家里躺了三个月,是她的妹妹看守着她,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也靠吃抑郁症的药,来缓解内心的伤痕。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她爱,给她接纳,给规则。
依赖外界做出成就的养育方式是〖专制型〗的养育。
没有规则,只有各种的满足,是〖放纵式的养育〗
思考一下,小伙伴是采用的哪一种养育方式?
我们培养孩子人格独立,〖接纳自己〗的状态下,我努力让自己变得好。不是别人觉得我做得好就是好,不是依附在别人的评价上,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人格的独立。
有小伙伴会有疑问:“我们在育儿过程中,只用爱管教就够了吗?”
有必要在生活中进行挫折性教育
不是刻意给孩子创造挫折,生活中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给孩子过多的投射,没有孩子抒发意见的机会。孩子情绪表达出负面,反醒自己给他制造挫折的体验。
乔布斯小的时候,被养父母养育长大,他自己努力的奋斗,成长中有挫折的经历,从而体会到〖值得被爱〗。
我们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转化为经验,获得下一次成功。教会他找到方法,提升自立的能力,使挫败获得成功,给予孩子找到内在的力量,感受到爱。
“养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里程”
育儿路上与你同行,“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到感动自己”,一起携手同行。
思考与行动:
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