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不远,日后常见!
“上班族最大的难题是对工作失去热情,这本书能教我们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冲刺职业目标。”
这句话,是美国三大报之一《洛杉矶时报》,对小米今天想推荐的这本书的评价。
这本书就叫作《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而作者,则是被称为“上班族的灵魂导师”的吉恩·海登。
吉恩曾走遍全球,访问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成功者。
经过多年研究,他发现那些高收入的成功人士,在信心、知识、时间与正常上班族没有多大的差别;
只不过他们拥有一种特别的品质,这种品质,正是“执行力”。
吉恩说,执行力是“实干家与梦想家”的唯一区别;
而用小米的大白话来翻译,其实就是:提高上班效率、提升达成目标的行动力、提高职业热情的一种神奇能力。
也正是因为对上班族有“治疗倦怠的奇效”,吉恩常年受邀在全球500强企业演讲;
他的执行力课程,连续五年被“财星”统计系统机构,列为高效率员工必修培训课;
他总结的“执行力培训计划”,更是被美孚、福特汽车、松下等国际企业,作为激发员工潜能的高效能工具,改善了数千万上班族的薪资水平。
而《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这本书,正是他研究、培训实践和案例总结的结晶。
“如果你不想再浑浑噩噩度日,抱怨工作乏味却无力改变现状,就来看看这本高效率行动手册!”高盛培训专家李斯特,这样评价此书。
今天,小米根据这本书,提炼出了一个精简版的“上班族鸡血急救包”;
通过了解执行力爆棚的人的一些思维方式,以及高效能人士的工作方法,希望对提高大家的执行力有帮助~
工作与事物的价值是由我们自己赋予的
“啊,我做的工作好没有意义啊!”
“做这种工作,也没什么前景吧!”
很多人之所以丧失工作的动力,正是因为如上述这般,陷入对工作意义的怀疑之中;
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无关紧要,或是别人已经做得很优秀了,自己也就没有做的必要。
对此作者说,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世界是否需要我们的工作;而是这个工作对我们自己来说,有什么价值。
比如,通过这个工作,是否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挣到更多的钱、学到新的技能或者经验,等等。
这种思考方式,不仅适用于本职工作,更适用于下班后的“增值时间”。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一位本职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上班族,很喜欢摄影,并希望成为一名摄影师。
而让他裹足不前的原因是,他觉得:“现实中有太多专业摄影师了,我进入摄影这一行业有什么意义呢?”
为此,作者告诉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别人从未涉足的工作,而这个世界永远给新来者预留着位置。
如果相信自己的能力,希望通过业余的时间,精进自己的摄影技术,那就去做吧;你要想的,不是把别人拍得有多好,而是怎样拍,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那些具有执行力的人,之所以坚持执行自己的目标计划,只是为了看看自己的兴趣,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小米觉得,每份工作都能做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个业余爱好,只要自己喜欢,都有继续下去的理由。
因为快乐本身,就是理由啊。
别指望工作永远富有激情
“我现在简直烦死了。”
“我已经对这份工作厌倦透了。”
不论是谁,做着什么工作,内心一定都进行过这样的对白;也因为这种厌倦,而丧失了执行力。
对此作者说,每个人都有厌倦的时候,而厌倦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
因为,厌倦往往都是暂时的情绪,如果能再坚持一下,或许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厌倦问题,而不会沮丧得一发不可收拾。
“没有执行力精神的人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理想的工作必须时时富有激情”。
比如,有的人因为追随“激情”,往往是刚做了一件事不久,便痛苦地停下来,认为或许另一个工作方向,更能让自己得到内心的满足;
而后,他们又会发现另外一个觉得更好的,而放弃现在的……如此反复之后,终究一事无成。
作者说,不妨把“激情”这个词,用“兴趣”来代替:
如果这份工作,总体上来说,能激发兴趣,包含我们喜欢做的事情,为我们提供进步和学习的机会,那么,它就是我们目前值得尝试的选择。
“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总是充满激情,世界上也没有哪件事能让你总是充满激情”。
小米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一想当初吧;因为往往我们现在拥有的,就是曾经激情渴望的呢。
追求自己目标的过程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
有一些人,之所以会在原地踏步,无法行动,原因往往是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还“不具备做某件事的资格”;
而作者却说,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明白:
在实施计划时,我们不必完全知道我们认为需要知道的所有东西,也不可能学到所有技能和知识,因为这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
“不必万事俱备,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将自己的想法分解成一系列具体问题,并一次只解决一个”。
为了做到这一点,大家或许可以试试,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五个W和一个H”提问分析法;
即,通过自问自答什么(What),谁(Who),为什么(Why),哪里(Where),何时(When),如何(How),来帮自己理清下一步的行动。
举个例子:
在对外贸易行业工作的花花,想增加自己的收入。
于是,她利用“五个W和一个H”问自己:
1.什么(What)。花花问自己:“我应该通过什么,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经过调查和询问后,她找到了答案:调到客服部能增加收入,前提是:要能用英语与客户进行沟通。
于是,她决定自学英语。
2.谁(Who)。
她问自己:谁能帮助她学习英语。她想到了英语能力不错的闺蜜,从前的英语老师等,并告诉了她们她的想法,并得到了鼓励与支持。
3.为什么(Why)。
她问自己:“为什么要采用学习英语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收入。”
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一直以来都想精通一门外语,只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搁置了;就算学习外语之后她没能晋升,她也能享受学习外语的过程。
4.哪里(Where)。
花花思考的是,在哪里学习外语比较合适。她想到了离家不远的公园,甚至是附近学校的“英语角”。
5.何时(When)。
为了参加“英语角”的交流,她查询了他们的活动时间。
6.如何(How)。
花花分析了自己如何重新分配时间,以便让自己更好地学习英语。
“在贯彻执行力的过程中,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微小行动,都会给你增添前进的力量。”
小米儿觉得,成功的反义词,是什么都不做;
失败对我们的伤害,远远没有“不去尝试”来得严重。
“如果那样,我就跳楼”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因为人们的一句话,就丧失了行动的勇气:
“你这样做不会成功的!”
“你的想法已经落伍了!”
“万一失败了,你就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为此,作者说,当我们感到彷徨时,我们不应该被亲朋好友或者同事的意见所左右;
因此他建议我们:在向非专家人士征求意见时,要将问题限制于一个特别具体的内容。
比如,向习惯早起的同事A请教早起的秘诀,而不与他交流自己早起是为了做什么事;
向很会攒钱的朋友B咨询存钱的小方法,而不向他透露自己存钱是为了什么。
而对于那些恶意想要阻止我们继续行动下去的人,作者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方法:
对他们说:“如果那样,我就跳楼。”
——“哎呀,你执意这么做,会有不测的!”
——“如果那样,我就跳楼。”
小米觉得,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但作者的意思很明显:立即制止可能会阻碍你继续行动的言语,让执行力保持满格状态。
好了
今天的“送钱”仪式到此结束
苟富贵,勿忘米......
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