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胡天八月即飞雪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本期分享

       从西安出发,我的沿着丝绸之路西行的诗词之旅这一期来到了神秘的西域。本期我们一起来跟随西域最佳形象代言人——盛唐最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了解西域,并欣赏他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注: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歌行,故本期不需提供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哈。


朗诵和诵的音频

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不过本期因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歌行,我不会歌行的吟,故只有朗诵和诵。


赏析文本

谢振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意图

        从西安出发,我的沿着丝绸之路西行的诗词之旅这一期来到了神秘的西域。西域大概说来就是现在的新疆。我对新疆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新疆好大啊,真的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都要比好多国家加起来还大。而且它的地形和气候也非常独特:有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第二大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难怪岑参说“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也有美丽的绿洲、葡萄的故乡——吐鲁番盆地,还有一首有名的歌就叫《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听了就让人垂涎三尺;还有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的伊犁河谷,是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土地之一。有终年积雪、绵延两千多公里、横贯新疆的天山山脉,那里的苦寒可是“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的,想想就觉得要冻僵了。但那里又有出了名的“中国热极”火焰山,那可是热得孙悟空都过不去,费尽心机三借芭蕉扇才能继续西行。新疆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也老听别人说新疆的风景很好, 可地理课上讲,新疆特别干燥、降水极少,纬度高,年平均气温排在倒数,很多时候它的最高温还达不到南方地区的最低温。诗里也说:“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好害怕。看起来新疆可是个“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的地方,所以我一直对新疆不太感兴趣。不过,在为本期分享准备的过程中,我看了不少有关新疆的介绍、图片、游记,我对新疆的印象大为改观。尤其是看了《航拍中国》新疆那一期后,杏花沟那漫山遍野的杏花美景、宛若花海的薰衣草农田、被皑皑雪山包围却清澈见底不结冰的天池,都让我觉得非常向往。我还看到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新疆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惟一的交汇之处。作为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古丝绸之路的鼎盛以及海洋文明兴起后西域的沉寂,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数不尽的传奇。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也说:“打开人类文明历史的钥匙就遗落在新疆,遗落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现在,新疆在我眼里是一个戴着神秘而迷人面纱、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我特别期待能够有机会去那里看一看,切身感受一下新疆这个好地方。

美丽的新疆

        不过新疆这个地方在古代并不叫新疆,而是叫西域。新疆这个名字是在清朝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乾隆皇帝得意于清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施行于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将最后由自己确立清政府统治的这一新的疆域称为新疆。新疆这个名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领土主权遭到列强的践踏,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的大片土地也被沙俄侵吞。光绪年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给清朝皇帝的奏折中称新疆是“他族逼处,故土新归”,即新疆自古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因为是新收复的失地,故以新疆为省名,有“故土新归”之意。所以自1884年正式定名新疆省以来,新疆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汉武帝时期广义的西域

         历史上的“西域”是比现在的新疆更大的地方。狭义上的“西域”专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指凡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汉书·西域传序》曰:“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阸è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大概就是说西域是汉武帝的时候才开始和中原交通的,大致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西域有时也特指汉、唐两代中央政府所设行政机构管辖的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不过无论那种说法,西域都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域国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以北准格尔盆地的边缘,利用从高山上溶化的雪水在绿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与罗布泊是西域地区的主要农业、生活水源,因而该区域的国家兴亡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西域诸国

        西域一带在可考的历史中是于公园前5世纪左右形成国家,并开始独立发展。《汉书·西域传》记载,当时已有30多个国分布在西域地区,故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国的势力。至汉代,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所管辖范围则已不止36国。东汉末年,西域各国相互之间不断兼并,至晋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车师等几个大国并起的局面。南北朝时期,西域局势再度变化,新兴的高昌国相继击败西域诸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地跨新疆大部的强国,除少数国家外西域诸国国土西迁,为中亚地区带来了繁荣的文化。

        西域诸国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绝大部分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边。毛主席著名的诗句“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中的以出产的和田玉著称的于阗、以及很受欢迎的小说《鬼吹灯》中的“精绝古城”的精绝、王维笔下“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的莎车、以及且末、小宛、扞弥、皮山等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这些小国被称为“南道诸国”。李颀笔下“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的“龟兹”、以及岑参的“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中“疏勒”、岑参《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诗题中的焉耆、以及危须、尉犁、乌垒、姑墨、温宿等国在塔里木盆地的北缘,被称为“北道诸国”。汉武帝时期最早设置的西域官员叫使者校尉领护,意思是供应保护往来使者的校尉,后来鄯善以西“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都在汉的领护之下,所以才称都护。在盆地西南、葱岭一带有蒲犁、无雷等国;而盆地的东端则是以重大考古发现“楼兰美女”著称于世的楼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这个在唐诗中出镜率非常高的西域古国是西域最东边的丝绸之路上的当道小国。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扞弥(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因而也是汉匈争夺的重点。公元前77年,西汉著名外交家傅介子斩杀楼兰王,更其国名为鄯善。这些国家语言不一,习俗各异,互不统属,人口少的才几百人,多的也不过数万。龟兹人口最多,鼎盛时也才8 万多人。它们多以城郭为中心,居民多从事农牧业。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游牧区域。盆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来居住着塞种人。西汉文帝时,原来游牧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被匈奴逼迫西迁至此,挤走了塞种人。后来原居住于河西一带的乌孙为了摆脱匈奴的羁绊也向西迁徙至此,又把月氏人赶走占领了这块土地。大部分月氏人被迫再往西迁到今阿姆河以北地区,称大月氏,少部分留下来的称小月氏。流亡至阿姆河一带的大月氏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征服当地希腊化的王国巴克特里亚(大夏),建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贵霜帝国。准噶尔盆地以南的天山缺口也就是吐鲁番盆地则由姑师控制。姑师后来分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车师前国一带土地肥沃,农业相当发达。

西域诗意图

        唐朝崇尚边功,唐朝诗人中有很多都到过西域,并且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比如我上期分享中给大家介绍的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还有边塞诗的代表高适等。但如果要在诗人中给西域找一个形象代言人,那无疑非盛唐边塞诗的另一个代表岑参莫属。

        作为盛唐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岑参今存边塞诗约七十七首,而且多是七言歌行长篇。虽然说到边塞诗,诸家文学史和历代诗评家都是以“高岑”并称,而且从艺术成就来说,岑参、高适和我上一期给大家分享的王昌龄确实是各擅胜场,但论到所创作的边塞诗数量之多、所反映的西域边塞生活内容之丰富,岑参无疑是独占鳌头的。

        岑参约开元三年生于湖北荆州江陵。他出身于”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的官僚家庭,曾祖文本、伯祖长倩、堂伯羲均官至宰相。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家门已败落,而且他早岁孤贫,只能从兄受学。但他天资聪慧,遍览史籍,九岁就能赋诗写文。天宝三载进士及第,初为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歆慕边功,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五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两度出塞、在西域任职多年、亲眼目睹西域奇景、亲身体验边地生活和沙场壮阔的经历,使得岑参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意境上都独树一帜。他突破了以往边塞诗大多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峭拔,气势磅礴、词采瑰丽,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而且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他的边塞诗总是能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却又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伤感,而是代之以意气风发的豪情和好奇尚新的澎湃热情,在边塞诗中确实是别具一格。

岑    参

        岑参第一次出塞是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掌书记。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理碛西也就是西域地区的一个军政机构,统辖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周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改为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几度易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安西都护府驻军被调往内地参与平叛,导致安西都护府空虚,吐蕃趁机进兵安西,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镇相继完全陷落。

        岑参诗中写到安西的有很多,有些诗题中就有安西,比如《送人赴安西》“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满溢着报国的豪情。有的则是诗中写到安西,比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表现了行军打仗的紧张局势和气氛,而《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中:“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则是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京师长安赴安西上任时写下的。因为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碛(qì)西节度使,下辖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所以岑参的诗中也有好多首题目中有“碛”而写到安西的,比如《过碛》中:“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回环的句式极言此行的目的地远在天边,过了安西还要更向西。

        初次出塞的岑参满怀“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壮志,希望在戎马中开拓前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就形象具体地描写了远赴安西路途的艰苦和自己出塞的目的:“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为不习惯边地的荒凉和艰苦,所以诗人写下了“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和“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这样情绪较为低沉的诗句。但西域奇异的风光吸引着天生好奇的岑参,让他给我们留下了描写火焰山的《过火山》:“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还有《火山云歌送别》中的“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给我们再现了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的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烈焰熊熊、火舌撩天的奇景。

火焰山

        但岑参第一次出塞却未能得意。天宝十载他回到了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共游,深受启迪。天宝十三载,岑参再次出塞,又一次来到西域,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下判官。

        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是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的。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使得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

        岑参这次边塞任职的主帅封常清是他之前在安西幕府任职时的同僚,诗人自觉受到了他的赏识,因此情绪比较开朗昂扬。他的那些意气风发的边塞诗名作大多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比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以边地飞沙走石、风头如刀、苦寒卓绝的艰苦环境描绘,有力衬托了边防将士不畏严寒风霜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还有《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热烈地歌颂了封大夫账下大军出征时军容的壮盛和将士们士气的高涨。这类诗极具西域特色,格调高昂,气势雄壮,读来令人不由也生出奋勇昂扬的精神,正是岑参的代表作。

        这两首诗中一首以“轮台”为题,诗中更是反复出现轮台:“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另一首也写到了“轮台九月风夜吼”。除此之外,岑参还有《首秋轮台》:“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轮台即事》:“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等等和轮台有关的诗篇。在岑参的边塞诗中,轮台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了,那么轮台到底是哪里呢?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是唐朝才设置的,但是早在汉朝张骞就已经开通了丝绸之路,所以在汉朝就有了“西域都护”来管理西域。汉武帝以前,西域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汉宣帝神爵二年在此设西域都护府,名为乌垒城,原来叫轮台国,是当时汉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当时的轮台国是个城郭之国,归都护府直接统辖,轮台王曾多次受皇帝召见入朝参拜。汉朝另设置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军事机构,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以王、侯、将、相、大夫、都尉等官职,均受西域都护府的管辖。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书中就专门讲到了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代西域也有个叫轮台的地方。《新唐书·地理四》记载:“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又有冯洛守捉,又八十里有耶勒城守捉,又八十里有俱六城守捉,又百里至轮台县”。庭州即今吉木萨尔县,往西300余里才是轮台县。另外,史书上还说,轮台县是北庭都护府所辖四县之一。这样看来,唐代的轮台与汉代的轮台决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在今东起阜康,西至昌吉的某个地区。根据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许多学者认为唐代的轮台在今乌鲁木齐市南郊的乌拉泊。在这里有一座古城,周长约2000余米,出土有不少文物。只有在乌拉泊古城周围,才能出现岑参诗中所描绘的“九月轮台风怒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自然景象。岑参在其《使交河郡》的诗中说:“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汉轮台(即今轮台县)离交河(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近600多公里,骑马一天无论如何也是到不了的。而《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绘的是北庭都护封常清从轮台率兵出征平定突骑施部叛乱的事情,反映了轮台驻军屯垦戍边、威武雄壮的生活情景,所以在他的诗中出现了“汉军屯在轮台北”的诗句。但是很有可能岑参误把他所在的轮台当作汉轮台了。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诗人的艺术加工,借汉朝轮台屯田的典故来说唐朝的情形,这也是唐诗中惯常的做法。   

        除了这几个西域比较重要的地方,岑参还描写到过很多奇幻少见的西域奇景,比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描写了四周被雪山包围但湖水却清澈澄碧不结冰“热海”奇景,这个“热海”也就是伊塞克湖,今属吉尔吉斯斯坦,素有“上帝遗落的明珠”之称,而唐时这里则属安西节度使领辖。这首诗让我想起我曾去过的云南腾冲的“热海”,在那里单是从温泉中冒出的热气就能把鸡蛋蒸熟。

        从岑参诸多的边塞诗中大致可以总结出他的几个特点。首先雄伟壮美的形象和奇丽阔大的场景是岑参边塞诗最突出的特点。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边关苦寒,塞外冷月,无不融入其诗。他通过这些或雄伟壮阔、或光怪陆离、或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广大的、神话一般的世界。同时,岑参还把这样的壮阔景观融入到诗歌要抒发的情怀中,刻画出一批坚韧不拔、威武雄壮的戍边将士满怀豪情的英雄形象。在语言艺术上,岑参边塞诗最突出的特色是“奇”,但既非“奇险”,亦非缛丽,而是奇逸、奇丽、俊奇。他的这种语言风格是以通俗浅近的口语、俊秀挺拔的笔调为基础的,通过奇特的想象表现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但这些句子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从生活体验中得来的。比如“一川碎石大如斗”、“三军大呼阴山动”等出神入化的夸张语句,实际上都是诗人通过细心地观察、用心地感受锤炼出来的。在韵律方面,岑参边塞诗是很有创造性的——岑参边塞诗的用韵不拘一格,远绍乐府,近师初唐的押韵方式,综合采用随物赋形的押韵方法,颇具灵活性和创造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岑参这种雄奇壮美、俊秀豪迈的诗风深受内在气质契合的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追慕,他在《跋岑嘉州诗集》中说: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熟睡,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每当醉酒后就要让儿曹不停地给他诵岑参的诗,直到酒醒或熟睡,真是爱入肺腑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分享了很多岑参的诗,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提到岑参那首最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因为这就是我今天要着重为大家分享的主题诗。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个题目的“歌”字告诉我们,这首诗的体裁不再是我之前为大家分享的绝句或者律诗,而是一首歌行。歌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乐府诗的一类。“歌”当然是用来唱的,“行”则有“乐曲”的意思。歌行的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歌行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识别。第一是长短不限。近体诗规定绝句一共只能有四句,律诗只能有八句,不能多也不能少。但歌行的篇幅可短可长,例如岑参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而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而且歌行虽然一般是七言,但不要求绝对整齐,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高适的《燕歌行》等都有非七言的句子。第二是歌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三是声律、韵脚方面歌行比绝句和律诗自由得多,句式也比较灵活。我之前为大家分享的格律诗平仄还有押韵都有非常多的规定和讲究,但歌行却是平仄不拘,换韵自由,因为“歌行”体诗歌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因此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

        接下来我们来看“武判官”。对于这个“武判官”到底是谁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这里我选择了一个我比较认同的观点来给大家分享。这个“武判官”可能就是中唐名相武元衡的父亲武就。当时武就来到安西副都护的年份是早于岑参的,也是在安西北庭都护封常清幕下作幕僚。“判官”在古代官职中始于隋代设置,到唐代比如节度使、观察使手下的僚属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是“判官”。比如杜牧就有著名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就是写给在扬州做幕僚的韩绰判官的。所以岑参在封常清手下做幕僚,他也是“岑判官”。“武判官”武就在封常清幕下的资历比岑参要老。天宝13年前后武就受李岘的推荐回京任职,岑参来接替他。武就回京是仕途通达的一个重要机会,因此封常清专门设宴为武就送行,岑参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并写下了这首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意图

        这首诗很长,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层:前十句是在写白雪歌,后八句是在写送武判官。但前十句的第一大层里头其实又可以分为两小层,第一小层就是头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草”是西域一带特别独特的一种草,即芨芨草。因为它呈灰白色,所以叫“白草”。它的韧劲很强,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在《赐萧瑀》中写的那样“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那么这种韧劲非常强的白草为什么又会被风折断了呢?因为这个风和一般的风不一样。这个风是“北风”,是最寒冷的风。而且它是卷地而吹,就是贴着地表吹过来。更关键的是不仅风大,而且天气骤寒、温度骤降。这也就是下一句“胡天八月即飞雪”,下了大雪,当雪把草冻住的时候,草就脆了。所以北风卷地而来的时候,原来韧劲很强的白草也都被吹折了。可见风之大和天之寒。所以这一句“胡天八月即飞雪”简直就是惊心动魄。农历的八月份相当于现在我们的九月底、十月初,正是中原秋高气爽、一年中气候最宜人的时节,但是在西域却已经“胡天八月即飞雪”了。漫天大雪已然飘落,这种奇特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奇特的想象。

        所以接下来岑参以万分奇特的笔触和万分绮丽的想象,书写了古往今来写雪景的最有名的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可真是语言浅白易懂而意境奇妙贴切、令人回味无穷的千古奇句呀!诗人没有局限于传统写雪景的手法,而是以春天一夜间盛开的千树万树的梨花来比喻西域胡地突如其来的大雪之大。我们想象一下,一场大雪突如其来,而且温度骤降、天地骤寒,甚至连白草都被吹折,可是在天地瑟缩之中,诗人不仅没有随之情绪骤落,反而转为激烈高亢。用中原春天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色来表现西域八月的雪景,用“千树万树梨花”的开放,来写出天地之间充塞着白茫茫的雪花,描绘了塞外的奇丽风光。不但写景真切,又显示出诗人惊叹赞赏的心情与豪爽豁达的襟怀。这种眼光、这种视角,尤其是这背后的情绪、情感与情怀,实在让人拍案称奇。这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脍炙人口,绝非偶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上的这四句,紧扣“雪”字描写了塞外的特点。而接下来的第二小层继续从“寒”的角度描写“雪”,同时又从一个新的视角——军旅生活出发,极尽描写之能事,去表现这场大雪所带来的严寒与艰难。“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雪花散入将军垂着珠帘的帐幕之中,很快就打湿了厚重的帷幕。“狐裘”就是狐皮袍子、“锦衾”则是锦缎做的被子,这都是非常名贵的御寒之物,也是大将才能有的装备。可是连它们都难以抵御胡天八月的酷寒。“角弓”一作“雕弓”,是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就是需用很大的劲才能拉开的弓。北方游牧民族喜欢用角弓。唐军自唐太宗李世民练玄甲军开始,向突厥各部等北地游牧民族学习多用角弓,所以战力彪悍。所以玄甲军也是古代特别有名的特种部队,所向披靡。但是天实在是太冷了,能征善战的将军的手都冻得僵硬了,弓也被冻住了,所以将军那么高的功夫也几乎拉不开角弓。同样是因为酷寒,西域都护铁做的铠甲也冰冷得也难以上身。这四句是从微观的角度,写这场大雪所带来的酷寒。这些细节描写,仿佛把读者也带进了那苦寒的边塞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从微观转到宏观的角度描写全景、远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就是指沙漠,“阑干”是纵横交错的样子,“惨淡”表示昏暗无光。在这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上,冰雪累积可以高达百丈、纵横交错;而万里长空那个惨淡的愁云仿佛都被冻住了似的凝结不动。从大地到天空,自军营之中到天地之间,无处不是酷寒的景象,读来让人为之动容!诗写到这里,由雪压枝条而至坚冰覆地,在写景中已暗寓了时间的推移于其间,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已经临近。所以在写满天阴云时著一“愁”字,离别之情也就隐隐浮现,接着便自然转入军中设宴送武判官归京的情形。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古时军队分为中、左、右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统领。“中军置酒”,这说明了设宴的对象和地点,主帅在所居的中军帐中设宴,饯别即将归京的武判官。“饮”在这里要念去声,饮,因为它在这里做动词用,意思是设宴让归客宴饮。而胡琴、琵琶与羌笛三种乐器并列,既突出了席间乐器的西域特色,又铺排了饮宴的隆重和热闹。不过既然是“白雪歌”,即使是写送别的酒宴,也还是要紧扣“雪”的主题。于是接下来诗人又写中军帐外的大雪,“纷纷暮雪下辕门”。辕门是指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所以叫辕门。这里的一个“暮”字表明时间已经是傍晚时分,可是大雪依旧是在天地之间纷纷扬扬,飘落在辕门之下。所以诗人紧接着又写了一个眼中所见的奇特的雪景——“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是拉、扯的意思,这句是说中军帐前旗杆被雪打湿的红旗已经被冻住了,再难以迎风招展。想象一下那两种鲜明对比的颜色,在漫天白雪辉映之下,一面静止的、红色的旗帜,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显得分外抢眼。岑参写诗真的是特别善于捕捉这种奇特的景物、景色,然后再用他的奇笔写出,让人读来不禁“口中吟奇句,眼前出奇景”,所以连杜甫都赞叹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方东树《昭昧詹言》则评此诗曰:岑嘉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峭。起飒爽,“忽如”六句,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须日诵一过,心摹而力追之。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接下来再从雪景回到送别。“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是欢宴结束了,客人终于要离开了,诗人和他的朋友们在轮台东门目送武判官冒雪远去,而此时天山脚下的道路,早已被厚厚的大雪所覆盖。最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崎岖,武判官的车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越走越远,逐渐消失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直到再也看不见归客的身影,只能看到雪地上留下了散乱的马蹄印。目送归客的诗人形象无声地悄立于这天地苍茫、皑皑白雪之中,这又寓情于景,把离别的淡淡忧愁,不动声色地融入到雪景之中。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营造出奇中有丽、丽中有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相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间,急缓相济,确实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以雪起,以雪终,中间写寒实则也是写雪,塞外奇丽的雪景贯串终始,并以深挚的别情镶嵌其中,既情意含蓄,又奇恣酣畅、境界雄阔,这也是岑参对边塞诗有创新的表现。全诗虽然极尽渲染边地苦寒之能事,又有依依惜别之愁情,但我们却能从那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描写,感触到其中蕴藏的英勇无畏的气概,正是岑参诗“诗之奇而入理者”的一个最好的印证。

岑参的足迹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考反馈题目

1. 你去过新疆吗?你对新疆有着怎样的印象?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疆吗?

2. 你能在西域众多的国家中挑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为大家分享一下吗?

3. 你直到汉武帝的《轮台诏》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轮台诏》的故事么?

4. 你最喜欢岑参的那一首边塞诗,为什么?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么?

5. 岑参还有一首《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和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很像,你能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能把这两首诗简要的对比一下么?


参考资料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

孙钦善等选注《高适岑参诗选》

名师解读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上)(下)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千树万树杏花开——伊犁河谷杏花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