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纪伯伦
我们生活在一个存在感需要自己找寻的时代,想做什么样的自我,可以取决于内心,同时绝大一部分还取决于所处环境。
眼下正是各个学校开学或即将开学的时节,曾经考生的成绩关乎着所选学校的优劣。何为优劣,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衡量的标尺。而我认为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学校无非是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强,学习氛围浓郁,此三者,后者尤甚。
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好的学校自然都是成绩突出的学生,而这些学习好的学生又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团体,接着相互影响,每个人都在努力,都在专心学习,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一个好的氛围。若有个别不爱学习的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找不到归属感,时间一长,自然也会受到这种良好学习氛围的熏陶,也开始刻苦学习。所以这样一来,以后他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偶尔跟他有一样心理的学生,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一个人所处环境会导致他的行为结果。什么圈里做什么事,用一句话形容很是贴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义何解?看了下面典故就知晓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和黑土一样黑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不会佩戴它,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这就是用来防止邪僻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还记得初中有一篇课文说的是小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本来天赋异禀的方仲永后来变得“泯然众人矣”。说明了先天条件固然可以有个好基础,但是后天经历和环境才是主导因素。倘若当时他有一个洞察局势的父亲把他带到另一个氛围中,其结局肯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所以,不管我们是否具有好的基础,但凡选对目标,走对路,进对了“圈子”,都有成就自己的无限可能。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我们都要是一颗颗幸运的蓬草,找好自己的圈子,扎根下去坚定不移的茁壮成长。
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自有收获。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自有前程。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