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是英语系毕业的,工作一年后出国留学,读的是TESOL的硕士学位,也就是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当时以为自己以后就一直会在大学任教,所以从进课堂的第一天起,所有的方向都是和大学生学英语有关的。有时课程涉及到幼儿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内容时,我都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我实在是一个目标感太强的人了。
回国后在大学执教三年半,虽然教学上偶有挣扎,但也还算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后来有了孩子,不得不辞职,全职在家相夫教子。等我下定决心要给他英语启蒙时,才发现,我的知识和经验,与眼前的这个小屁孩,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怎么办呢?于是,我就像一个瞎子一样,在这条路上慢慢摸索了两年。偶然有一天翻了翻以前的课本,赫然发现这两年所摸索出来的东西,原来都写在我的课本上了。对自己很无语,呵呵。不过这两年也不算弯路,至少体会到了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到稍懂点皮毛的状态,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我去年时常在朋友圈发一些米米跟读中英文圣经的喜马拉雅的链接。以前的朋友同学后辈看见听见,就惊叹于小孩怎么可以模仿得这么好(其实也不怎么样,哈哈)。后来就有人跟我问如何教自家孩子英语。于是,我就萌发了把我们这段启蒙路给写下来,用以激励和祝福更多的爸爸妈妈们。
启蒙前的挣扎
我在要不要给孩子这么早进行英语启蒙这个问题上纠结了两年。工作的时候系里的老师有一半以上都是老外。好几次他们都建议我跟米米说英语,让他爸爸负责说汉语,这样轻轻松松就可以让孩子习得两门语言。当时的我对于在家里要说英语这件事,是颇为反感的。因为,我已经在单位说了一天的英语了,回到家了想歇口气,就想说点让自己不费劲的语言。但偶尔被人说得稍微动了点心,就即兴跟孩子来几句英语。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一个信念,就是孩子得要先把母语学好了,再学其他语言。(我的母语就不是那么强,后来在翻译的时候也尝到了不少母语不好的苦果。)所以就这么,孩子蹭蹭长大了,从抱在手里的娃,到可以撒腿满世界跑的熊孩子了。
13年从学校辞职后,系主任(老美)为了照顾我们家里的经济需要,就让我教他们两个孩子和太太的汉语。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系主任太太就带着快两岁的米米下楼玩,他们一个不讲中文,一个不懂英文。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让我觉得,米米得需要开始学英语了。可是怎么开始呢?我就试着遵从以前得到的建议,和他说英语,可是熊孩子一听见英语,就哇哇大哭起来。我就试着帮他表达自己,就发现,他觉得妈妈一说英语,就不是自己熟悉的妈妈了,呵呵。这么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语言和身份之间的紧密关系。鉴于他的这种情况,我就闭口不说了,只是把家里有的英语纸板书拿出来给他翻翻讲讲。心里只能干着急。一直后悔,要是当时他一出生我就咬着牙跟他说英语,或许就不会那么费劲儿了。
米米两岁半的时候,我们跟出差的爸爸一起到了上海。半年出差的时间到了,就决定要暂时定居上海了。来上海后接触到了好多在家教育的妈妈们,看到她们的孩子们都有一口流利的英文,心里羡慕的不行不行。当听到有些妈妈说自己的英文不太好时,心里的嫉妒和骄傲又涌上来了。我是英语老师,英语那么好,怎么我的孩子英语就不行呢?内心的挣扎,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这一段内心的挣扎,我不想略过不写。也许此时的你正如当时的我那样,是带着争竞、攀比的心想给孩子英语启蒙的。这挣扎带来的痛苦,我懂你也懂,想必孩子也能感受得到。我个人觉得这不是英语启蒙好的开始。米米最近因着自己在英语方面取得了一点点小成绩,就开始非常骄傲。在英语相对不好的爸爸面前那个嘚瑟劲儿,实在是让人担忧。孩子无时不刻不在观察着我们,当我们争竞攀比的时候,他所学到的,不会比我们的样子更好。
就这样,在这样一群妈妈的影响下,在我骄傲的痛苦挣扎中,米米就正式开始了英语启蒙。可是在启蒙的路上,我就好几次问米爸,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费时费力地给孩子这么早学英语呢?是啊,如果米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只是为了让我带他出门有面子,又或只是为了让他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他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又或说的更符合“21世纪”一些,为了让他能和世界各地的人无障碍地交流,那么这些理由真的又能支撑多久呢?当我们来到基督面前交账的那一天,这些理由有哪一个是能站立得住的呢?我坦言,我现在仍然没有想明白,究竟有什么理由值得我付出这么多去给他英语启蒙,是可以让我在交账的那天不会蒙羞的。但我愿意尽忠,善用手头的资源和上帝所给的语言恩赐,带领两个孩子在语言上有更多的造就,让语言也成为一种让他们去祝福他人的工具。
启蒙之路
决定了要开始英语启蒙了之后,接下来就要搜集资料了。当时孩子两岁半了,也不好在他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张嘴跟他说英语。况且我这离职后,不张嘴说英语也有一段时间了。于是就不断地在网上搜来搜去,尤其是在一些英语启蒙的公众号里面转来转去,把好多英文绘本和课本的PDF资料转存到了自己的网盘里。先不说这些资料有没有侵犯版权,单是每次要费劲巴拉地打开网盘,再下载,再打印等等一些列的动作,就让我对这些资料敬而远之。靠打印资料给孩子英语启蒙,在技术上行不通,在良心上更是过不去。以前不觉得自己打印一些有版权的绘本有什么错,但是有一次在教会听到了不可偷窃的道,心里就倍受责备,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能再做下去了。
既然这样的资料搜集行不通,那么总会有别的路可以走的。两年前在一个双语学校的义卖上,淘到了60多本英文原版绘本,而且是两块钱一本,哈哈。买回来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偷着乐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是这么多的书,其实孩子真正看的,真的只有几本。那时候也不懂怎么带着孩子读,看完安妮花写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别的没记住什么,就得到一个印象,讲英文故事的时候,不给孩子翻译。所以就生搬硬套地拒绝给他讲中文。米米听不懂,自然兴趣也就不太大。60多本绘本再加上家里早就囤的一些绘本,就放在那里,没有好好利用。可是心里还挺着急,总是看到别人的公众号上有介绍好的绘本的,就总想买。这时候米爸就会说,你先把家里的绘本给他讲完了再买别的。我总是不以为然,总觉得,书嘛,自然是越多越好。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家里的书是不少,可是真正翻的,真的没有多少。
后来米米的英语启蒙真正上道,要感谢我参加的妈妈组(都是孩子在家教育的妈妈们)组织的孩童圣经朗读。大家建了两个微信群,一个妈妈交流群,一个作业群。妈妈交流群里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的妈妈值班,把每天要读的经文按时发到群里。然后各个妈妈们把孩子们读圣经的录音发到作业群。米米是在这样的一个program里面,建立了坚持读圣经的习惯。因为大家都是中英文双语朗读,骨子里爱争竞的我就觉得我的孩子也要开始读英文圣经了。慢慢地,米米就开始开口跟读英文了。虽然一开始我的出发点不是那么光明的,但是坚持下来,发现米米对英语的态度有了质的改变。从一开始排斥英语,到可以跟着妈妈把两三节英文圣经读下来。真是什么事情都是积少成多,语言就更不例外了,甚至训练幼儿对一门外语的喜爱,也是可以这样靠着积少成多的方法,使孩子的态度发生质的变化。
后来,我读到汪培珽写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觉得真是很适合我们中国父母。她从一个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为出发点,分享了如何培养孩子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就是通过原版的英文绘本。和我从《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得到的印象不同,她主张要在家里和孩子讲中文的,英文的启蒙主要靠亲子绘本的阅读。她给孩子读绘本是这样的顺序:先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翻译地这样给孩子讲绘本,然后等讲了两三遍之后,悄悄地把中文翻译撤掉,试试孩子的反应。基本这时孩子已经不会太需要翻译了。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把这本书买来读。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把家里适合米米读的绘本拿出来,按照这个方法,给他挑了几本反复讲(关于如何给孩子选合适的绘本,《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里有介绍,以后有机会可以分享我的选书经验)。我为了测他能否听懂,有时候会让他翻译,有时候会问他单词的意思,没想到他都能答上来。所以后来读熟悉的绘本,我都尽量读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让他把后半部分补齐。熊孩子配合的时候,还是让我颇有成就感的。
今年夏天,我接触到了廖彩杏的书单,以及一年52周的阅读计划。本来想着又要买买买,但是看到家里书架上那么多的绘本,就决定按照廖彩杏的阅读计划,自己做一个几个月的阅读计划。然后继续沿用汪培珽的读绘本的方法。有时我稍微挑了本难的书给米米讲,发现只要故事是他感兴趣的,篇幅再长,听不懂的单词再多,都没关系。按计划听下来,他照样能给我补齐后半句的内容。让我真的不得不惊叹小孩子记忆力的同时,同时惊叹上帝造人的美好。
在给米米读绘本的同时,我还给他播放大量的英文儿歌。手机上下载个喜马拉雅APP,就能省去好多买CD的钱,哈哈。我们常听的有Wee Sing系列里的Wee Sing For Baby,Mother Goose,Super Simple Songs,两辑Child’s Play,还有韩国的JY Books 制作的很多歌谣(关于JY Books,有计划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个公司)。Super Simple Songs这一套还有一个人专门制作了教学视频,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自行百度下。听多了之后米米就开始唱了。有事没事都哼哼这些儿歌,想的起来想不起来歌词都能信心满满地唱完。最让我惊讶的是家里的小宝,每天晚上哭闹到没人能安慰的时候,只要一给他放Mother Goose,他就可以立马安静下来。有一次给他唱Super Simple Songs里面的一首叫One Little Finger,一边唱一遍加了几个动作,后来他每次听到这个歌就要做我教的那几个动作,而且身体还随着节拍摇摆。这样有效的听力输入,让我对小宝的英语启蒙很有盼望,应该不会像米米那时候那么艰难吧。
最后要说的话
伟大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儿童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作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他认为孩子们可能在其他方面的学习,比如数学,或者小提琴的学习,会因着天赋的不同,其学习成果会有很大的差异,然而每一个孩子都能把自己的母语说得很流利,很少会有差异。他还认为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含有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即一切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孩子们出生在一个说汉语的环境中,因着亲身经历这个语言环境,就能讲出这个语言,也就是自己的母语。我个人非常接受、赞赏乔姆斯基的理论,但是对乔氏的理论只是略知表面皮毛,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百度深入研究他的理论。我是个基督徒,我觉得我们学习语言的能力都是上帝赐给的。祂所赐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让我们不仅可以学会自己的母语,也可以学会其他语言。当孩子们经历英语的语言环境时,并且能持续不断地接收到有效的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也就是不断地听到看到英语)时,语言输出(language output,也就是英语的读写能力)就是迟早的事情。越早接触,语言输入就越多,语言输出就越可能丰富、地道。米米是一个不算太成功的例子,但看看周围在家教育的孩子们,在中国的环境中,在那么小的年纪,练就那么一口流利的英语,实在是很好的榜样,也是对上帝创造人类之美好的见证。
文章的最后,想写几句话给那些为宝宝英语启蒙一筹莫展的爸爸妈妈们。上帝赐给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能力是超乎你我的想象的,要相信上帝给的这个礼物。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在兼顾好孩子的母语习得的同时,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听读英语的环境,借着绘本,借着儿歌,慢慢磨他们的英语耳朵。相信有一天,你家的孩子会令你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