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孔子的这句话,因为没有交代背景,给后世的人带来许多误解,以为君子追求的只是义,小人追求的只是利,造成知识阶层耻于谈利,喜空谈仁义道德。但这是孔子本来的意思吗?显然不是,孔子并不排斥利。在《论语·述而》篇,孔子谈到:“使吾富且贵,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又谈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君子不是人吗,怎么能不谈利?
《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颜回、子贡是弟子最得意的两名弟子,颜回穷,子贡富,孔子对颜回的贫穷十分遗憾,听他的口气,是巴不得颜回和子贡一样富有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师徒在陈国蔡国之间遇围,弟子们面有愠色,对孔子的道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完全理解孔子,对孔子的道坚信不疑。孔子高兴的说:“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我真心的希望你发财,到时候我做你的管家吧。孔子哪里有一点排斥利的意思?
要正确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要弄明白君子在此是什么含义?杨伯峻先生注解此章时说:“这里的‘君子’、‘小人’是指在位者,还是指有德者,还是两者兼指,孔子原意不得而知。”
我个人的看法,这里的“君子”,应指在位者而言。在位者有封邑或俸禄,他们是社会中的精英,负责公共事务的管理。他们生活既有保障,又掌握公共权力,当然不能再谋求利益,而应该为全族、全体民众服务。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有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上面的对话中,鲁国执政季康子请教孔子如何治理百姓。孔子却回答,你先管好自己,你自己做好了,百姓自然就会跟着做。如果你汲汲于谋利,百姓都跟你学,世道就乱了。
孔子生活的时代,官场世卿世禄是主流,在上位者世居公卿职位,待遇丰厚,当然不能谋利,而应该“喻于义”了。这是孔子对在上位者的要求,其实也是庶民对在上位者的要求。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就是复礼。礼,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约束公卿大夫不可胡作非为。
儒家后学完全继承了这种思想。
孟子会见梁惠王,梁惠王开口就问,“老师傅,你不远千里而来,将施展雄才,为我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吧?”孟子断然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大学》引用孟献子的话:“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并得出结论:“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君子另一个意思是指有德者,有德者不像在位者,不用考虑生计问题。没有位的有德者,要靠自己的才能找饭吃,但有德的君子谋求利益与小人不一样。
小人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道德败坏的人,这种人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坑蒙拐骗,都不在活下。他们与君子的最根本的区别,君子在利益面前先会考虑该不该得,而他们就无所顾忌了。一种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原则性不是那么强,为了生活,他们会随俗从众,大奸大恶不会干,但会贪一点小便宜,放弃一点尊严谋求利益。
有德者求利,是利者义和。《易·乾文言》曰:“利者,义之和也。”朱熹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说:“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其宜,不相妨害,故……与人则为义,而得其分之和。”人类谋求的利益,来自于自然界,人在谋取利益的过程中,应使万物不相妨害,这实际上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人在谋求利益的时候就要讲求义。“得其分之和”,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就是拿到属于你的那一份。拿到属于你的那一份,也不是说要采取什么暴力的手段、暗地里的手段,而是以“和”,就是我的利益,他人的利益皆要适当。
有德者最重要的特点是坚持原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强求;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去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违背仁的原则,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即使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站都站不直。子路见孔子,恼火的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这里的穷,非贫穷,而是指无路可通,有德者即使无路可走,也不会放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