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展了心理服务活动,从和心理机构对接,签合同,聆听老师们课程试讲,提出需求,联系内外部单位,安排讲课时间,陪同老师们讲课座谈,总结。这一个半月来的工作量非常之大。然后我发现,这一个活动,就让我感觉某些问题突然开了窍,比我学习那么多心理学知识还有用。
当然,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要,这是一切的基础,地基不牢,地动山摇!但是现在一些心理学的学习大多数是纸上谈兵,落实到行动上的不多。所以就出现了年年上课,就不出徒的很多心理咨询师。
我个人的感觉是,学一万遍不如做一遍。当年我化学学得那叫一个好,不在于背诵了多少公式,而在于我们学校有一个设施完备,器材药品齐全的实验室。化学竞赛之前,老师不让我们做题,就让我们把所有的化学公式全部在实验室完整地做一遍。后来的竞赛可想而知,当然所向无敌。
一直觉得自己是很能说的人,但是原来在大学的广播电台,每次直播还是觉得紧张。后来去省广播电台实习过,每次上节目也是难以克制紧张情绪。本来胸有成竹的广播,总是有瑕疵和遗憾。后来学习心理学,为了练习讲课,我直接跑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主要讲解明清瓷器。这下子,可有了长足进步,面对陌生人,我不再感觉紧张,可以把控节奏,并通过对年龄、性别、游客的喜好和提问,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讲解。后来发现我在心理学讲课的时候也可以游刃有余了。当然,这和不断练习有莫大的关系,也和人生阅历的增加和丰富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实这个标题起得有些极端和哗众取宠,但根本的目的在于,很多来访者之所以存在心理问题而久久不能缓解和消除,关键就在于TA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深思熟虑,结果就是心理问题越来越重。所以我觉得现在比较好用的流派还是认知行为疗法,让来访者认识发生转变,再促进TA从行为上发生转变。认知的改变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指导行为发生变化,行为的改变又反过来可以影响认知,二者相互作用,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效果。
李克富老师一直觉得心理咨询求助者的好转不见得是咨询师的功劳,我不太认同。我觉得咨询师至少提供给求助者一个可能,让他们看到还有机会和方法,勇于尝试,大胆摸索,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潜能解决心理问题,这种引导作用功不可没。即便是求助者因为其他原因而解决了心理问题,至少在最煎熬的时候,有咨询师的陪伴,这也是一种功效。
都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再大的舞台如果不去表演,你就永远是个看客,而成不了优秀的演员。光想不做,100%失败,只要鼓起勇气去做,至少成功的几率是50%。想想身后有这么多老师的鞭策和支持,就感觉充满了激情和斗志!加入行动的行列,把学到的,思考的变成有效的,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