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孤独从来没有来过,起码我是这么认为”
01
▲
2017年11月2日的下午6点,S市的三个居民先后接到了一通电话。
不同寻常的是,这通电话来自同一个人,接通后的第一句话也一致。
打电话的人,是S市的独居老人伍陆伍老头。
接到电话的三个人分别是:
平面设计师刘雅丽;
巡警李大昭;
销售员陈忠。
电话接通后伍老头说的第一句话很简单,只有几个字,他却说了很久。
“你……可以……来我家一趟吗?”
02
▲
刘雅丽接到伍老头电话时,她刚好拆开从储物柜里淘来的泡面。
这个点本该是下班时间,但于她而言忙碌的一天刚好过半。
准点下班享受生活,是年轻人的致幻剂,她已经过了这个年纪。
对她这个外地女性来说,努力工作才是唯一的选择。
为了这一选择,她不敢结婚,不敢怀孕,这两者极有可能毁了她的职业生涯。
接到伍老头电话,刘雅丽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她已经快忘记伍老头是自己的房东了。
除了三年前看房签合同时见过伍老头一面之外,她再没见过他。
忘交房租他也不打电话催,也不打电话说要涨租,可以说,她和伍老头之间压根没联系。
当然她也对他有所好奇,比如他为什么孤独一人住在郊区。
“你……可以……来我家一趟吗?”
电话通了,伍老头的声音有些哽咽,有些焦急。
刘雅丽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泡面,眼睛瞥向电脑上的便签。
她还有好几个页面没完成。
“好的,我马上来。”
刘雅丽不大敢相信自己口中说出的话,却已经穿好衣服开始出门。
03
▲
李大昭快要巡逻完片区时,他接到了伍老头的电话。
他还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邻里的婶婶阿姨说些关于伍老头的“八卦”。
而在这些有的没的八卦里,他知道了不少关于伍老头的事情。
伍老头一生未婚,没有子女,在S市也没有旁的亲人,放弃了市区的房子跑到这郊区住了好些年。
也从未见过他和别的人有过来往,无论男女。
当时他曾陪着社区主任上门“送温暖”,社区主任对伍老头一通好说歹说,劝他多和邻里走动走动,而伍老头始终就一句话,“我们生来就是孤独,习惯了。”
伍老头养了条狗,却不大叫唤,反倒让这个家显得更冷清了。
李大昭想起来就会往他家跑一趟,后来负责的片区大了,去的频次少了,就硬是让怪老头存了自己的号码,有备无患。
李大昭也曾想过,会不会自己再打开伍老头家门时,发现的是他凉了好几天的尸体?
“你……可以……来我家一趟吗?”
听到这声音时,李大昭放了心。
下一站,伍老头家!
04
▲
伍老头电话打来前的5分钟,陈忠刚挨完训斥,原因是他入职快一个月,业绩却是零。
22岁的陈忠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艺术专业毕业的他,找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挣钱快!他必须反哺,把家里培养他所需的费用尽快吐出来还给这个家。
于是他成为了一个销售员,推销的产品是保健治疗仪。
然而他很快成了被嘲笑的对象:大学生又怎样,还不是开不了单?
他要开单!要打破零光蛋!
伍老头电话打来时,他有些懵。
“你……可以……来我家一趟吗?”
“您是哪位?”对方的话让陈忠摸不着头脑。
“我是……紫竹小区18号楼101的……那……那个家里养狗……狗的老头。”
“哦哦,我记得您,有什么事吗?”
陈忠记起了这个养狗的老头,老头眼中的那种冷漠、孤僻,好像世间的一切都和他无关。
“你可以来我家一趟吗?”
“可是我……现在……”陈忠有些语无伦次。
“你来……你来,我买你的治疗仪,只要你来”。
陈忠脑子瞬间安静,像是有人砸了一锤。
“好的,您等我。”
05
▲
伍老头家门口站了3个人。
一个披着围巾的女人,一个穿着警服的巡警,以及一个提着箱子的小伙。
三人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站在同一扇门前,面面相觑。
直到女人打破尴尬,摁想了门铃。
伍老头开了门后扭身就走,三人自觉地跟了进去。
进了屋,发现伍老头站在客厅,沙发上躺着一条狗。
一条毛发稀松无光、喘着粗气的狗,它年迈的生命正在一点点走到尽头。
巡警李大昭认出这是伍老头养的那条狗。
“我的狗快要死了”,伍老头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不想让它静悄悄地自己走,可我认识的也就只有你们了”。
伍老头说这话时转过头来慢慢地看着三人。
在他的眼神里,陈忠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本文改编自以下新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