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心中的风水宝地宁洋村,他坐落在龙嶂山下,属武平县岩前镇管辖,全村有葫芦桥和洋背岭两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578户2355人,党员70人。全村共有耕地1114亩,人均耕地0.43亩,全村山林面积17865亩。
宁洋村有何仙姑之父何大郎千年古墓,文化底蕴深厚,何仙姑父女在此开基创业历史悠久,每年何氏后裔到村祭祀古墓的活动十分频繁。此地对港澳台、浙江、广东、江西等何氏人文均有影响、有王氏神奇的“葫芦地”人文影响亦广、还有寄子岭传说:相传,古代宁化有一对年轻夫妻结婚多年不孕,翻山越岭到岩前狮岩求助何仙姑。仙姑给其中草药服用,回去后就有了身孕。第二年产一男孩,全家高兴万分。为了感谢何仙姑,在孩子周岁时,夫妇俩背着着小孩到南岩石洞(岩前狮岩)朝拜谢恩,孩子背到离狮岩15华里要翻过一座大山时,夫妇俩想歇一歇,发现孩子全身发紫气绝而亡,夫妇俩大哭一场后,决定把死亡的孩子寄托在山上的一棵大树下,用树叶遮掩好,继续赶路到石洞叩拜何仙姑。到后何仙姑却问:“你们的孩子呢?”夫妇俩不敢作答已经死在半路上的实情。何仙姑看他们有难言之隐,早知了几分。便吩咐他们赶快回去看孩子,孩子正在路上等他们去抱。夫妇俩听后半信半疑,何仙姑又催他们赶快去。,这夫妇俩一离开,何仙姑即做法将这孩子救活了,待夫妇俩赶回到寄放孩子的地方时,看到活泼可爱的儿子,赶紧上前抱入怀中。从此,这山就被当地百姓称这“寄子岭”,直到今。”
然而在这个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古村里还有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建筑:“大夫第”,该建筑为清朝年间所建,三堂出水,土木结构,高大雄伟,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建筑。
“大夫第”顾名思义是士大夫的宅第,主人不是“平民百姓”。清代的“大夫第”,一般是指从五品 “奉直大夫”以上的官员的宅第。但是,那时候的“大夫”,是包括“荫封”和“例捐”得来的“名誉官职”在内的,很多不是正职官员。在专制时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体制下,一个人当上了官,父母兄弟以致叔伯、祖父母都可以受封。有的人虽当了官,但品级较低,也可以通过“例捐”或“受封”得到较高的“荣誉品级”(即没有实际权力的“散阶”),很多“大夫”就是这样得来的。
据说这座大夫第是钟子恩父亲所建,堂内装饰豪华,每扇墙壁有当年的艺术画清晰可见,屋顶顶梁、木柱上都还保留着当年雕刻师留下的精美艺术。